食貨
詞語解釋
食貨
古代用以稱國家財政經濟。語出《書·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孫星衍疏:“《漢書·食貨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食和貨。糧食等食物和錢財、貨物。
引證解釋
古代用以稱國家財政經濟。
引語出《書·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孫星衍 疏:“《漢書·食貨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東觀漢記·馬援傳》:“富民之本,在於食貨。”
嚴復 《有如三保》:“既通矣,則中外食貨,猶水互注,必趨於平,又無疑也。”食和貨。糧食等食物和錢財、貨物。
引《漢書·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
唐?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崇高在於寵祿,大欲存於食貨。”
國語辭典
食貨
食,與農事飲食相關等事。貨,錢財布帛衣服等物。食貨泛指財政經濟等事。
引《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
網絡解釋
食貨
發(fā)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文章的半月刊。由陶希圣(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主編。1934年12月 1日創(chuàng)刊﹐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發(fā)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後﹐即停刊。後在臺灣于1971年復刊﹐改為月刊。
分字解釋
※ "食貨"的意思解釋、食貨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食貨造句
1.此后的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國,“人相食”事件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但不再出現(xiàn)在“食貨志”中,而是出現(xiàn)在零零星星的野史記載中。
2.《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載李悝對一個五口之家的中等農戶支出的分析,說: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
3.內容包括星野志、地輿志、秩官表、食貨志、典禮志等。
4.《新唐書食貨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
相關詞語
- 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
- jìn shí禁食
- shí píng食蘋
- shí lì食力
- shí wù liàn食物鏈
- shí tǔ食土
- shí mò食墨
- shí jù食具
- lěng shí冷食
- huò wù貨物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稅
- mì shí覓食
- shí fú食浮
- yī shí衣食
- shàn shí膳食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shú shí jié熟食節(jié)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liáng shi zuò wù糧食作物
- xié lù huò邪路貨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qì shí niú氣食牛
- huò yí貨遺
- shuò shí朔食
- líng shí零食
- dān sì hú jiāng簞食壺漿
- shí fàn食飯
- shí yǐn食飲
- tián shí甜食
- huò zhǔ貨主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fā)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錦衣
- bái shí白食
- ti?n shí舔食
- b?o shí飽食
- zhǔ shí主食
- b?i huò百貨
- zhān shí饘食
- xiàn huò現(xiàn)貨
- qǐn shí寢食
- sòng huò shàng mén送貨上門
- shí táng食堂
- gān huò干貨
- bù shí不食
- yuè shí月食
- shí gǔ食蠱
- shí zhǐ食指
- tūn shí吞食
- huò sè貨色
- tān shí貪食
- shí liáo食療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rén食人
- hán shí寒食
- piān shí偏食
- fù shí pǐn副食品
- zè shí xiāo yī昃食宵衣
- rì shí日食
- chá shí茶食
- lǜ sè shí pǐn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