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
詞語解釋
雅言
正言。
例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出師表》
英earnest advice;
翻譯
- 英語 valued advice
- 法語 précieux conseils
引證解釋
雅正之言。古時指通語,同方言對稱。與“夏”通,“夏”為中國人之稱,故“雅言”即中國人之言。’”
引《論語·述而》:“《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楊伯峻 注:“雅言,當時中國所通行的語言。”
劉師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純乎雅言者也。”
自注:“儀徵 阮氏 曰:‘雅言者,猶今官話也。“雅”指正確合理的言論。
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北史·魏紀二·太武帝》:“蕭何 之對,非雅言也。”高雅的言辭。
引唐?孟郊 《同溧陽宰送孫秀才》詩:“清韻始嘯侶,雅言相與和。”
清?章學誠 《方志立三書議》:“史之為道也,文士雅言,與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則無所以為史矣。”
陳毅 《開國小言》詩:“奇景要大作,開國待雅言。”
國語辭典
雅言
舊指共通的標準語。
引《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正言。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網絡解釋
雅言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于是出現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在意義上相當于現在的普通話。其音系為上古音系,至今已無方言可完整對應。
洛陽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其音系為上古音系。
“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證很多:《左傳》“公子雅”,《韓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孔子詩論》“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榮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這個與楚越相對的“雅”或“夏”應當泛指為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周以后,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歷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余力的推廣雅言。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涌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洛陽雅言。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普通話歷時長達四千多年之久,朝鮮、韓國、越南、日本都受到影響。
分字解釋
※ "雅言"的意思解釋、雅言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雅言造句
1.重視輿情歡迎監督這樣的話說了好多遍,“諮諏善道察納雅言”這樣的古訓背了好多年,武鄉侯說過的“這么簡單的道理”怎么就是搞不懂。
2.這一季有李夏怡,樸志敏,有winner的李勝勛,有白雅言,也有本不該出現的樸俊熙.
3.眾官員七嘴八舌,都是無益之詞,孫權自然不會在意,有時候察納雅言也是過場。
4.秦韻漢腔,遂成“雅言”“通話”;舟楫如縷,商行閩粵南洋;承載包涵,迎迓黎民庶士;耕讀傳家,播衍四海五洲。
5.雖然莉雅言語間對于泰格和艾爾兩人的能力并沒有多少肯定的意味,但是悠然還是確信他們在玄淵魔武學院的影響力絕對遠遠不止莉雅所說的那些。
6.同一個字,同一句話,可以用雅言、雅音讀之,也可以用方言、方音讀之。
7.我不太懂這種雅言,你能講得通俗點嗎?
8.文人匯聚,雅言不絕于耳,我真是三生有幸.
9.當主管的切忌剛愎自用,才能察納雅言。
10.6個人都不再說話,瘋狂的玩了兩天,身體和精神都有些疲憊,蔡雅言和李心怡在座位上睡著了,葉小萌也有些昏昏欲睡。
11.不過高端也因為羅雅言給他定下的獎勵也是學習積極性大幅度增長,因為羅雅言對高端說的是,只要你物理,化學打了七十分,你愛怎么著就怎么著。
12.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相關詞語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言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xǐng shì héng yán醒世恒言
- chuán yán傳言
- yǐn yán引言
- yǔ yán語言
- yán shēn cùn言身寸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lì yán力言
- cí yán yì zhèng詞言義正
- jù yán具言
- dài yán代言
- zì shí qí yán自食其言
- cháng yán常言
- liú yán留言
- yōu y?優雅
- yán yǔ言語
- yàn zhèng yán燕正言
- bù shí yán不食言
- fā yán發言
- yán xiào yàn yàn言笑晏晏
- 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
- yán yuàn言愿
- y? xìng雅興
- shí yán食言
- běi fāng fāng yán北方方言
- yán rén rén shū言人人殊
- jì yán記言
- yán qíng言情
- shēng yán聲言
- yán ji?n yì fēng言簡義豐
- tuō yán讬言
- zhèng yán正言
- zì yán zì yǔ自言自語
- jǐng shì tōng yán警世通言
- y? shàng雅尚
- yí yán遺言
- gòng tóng yǔ yán共同語言
- duàn yán斷言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名正言順
- fāng yán方言
- wēi yán zhèng sè危言正色
- 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歸正傳
- zài guān yán guān在官言官
- èr yán二言
- yán yán yǔ yǔ言言語語
- yōng róng ěr y?雍容爾雅
- yán shì言事
- chāng yán昌言
- jiàn yán薦言
- hún y?渾雅
- y? pí shì雅皮士
- kuò náng bù yán括囊不言
- tán yán談言
- huí yán回言
- y?n yán演言
- yǎ yǐn雅引
- běn yán本言
- sī yán思言
- wéi yán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