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造句
1.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為旌表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思想,更名為奉節縣。
2.唐貞觀二十三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
3.遵義之名始于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取義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4.唐貞觀十六年,改名遵義,名稱取自《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5.可以說,貞觀時期的減免租稅,不奪農時;發展經濟,百姓安居的政治經濟局面的出現,和李世民的“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
6.在平康坊中,除了剛剛提到的滕王李元嬰和陽翟侯褚亮外,還住著李靖、孔穎達等貞觀名臣。
7.“陛下貞觀之始,視人如傷,恤其勤勞,愛民猶子,每存簡約,無所營為。
8.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為旌表蜀國丞相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品質,更名為奉節縣,一直沿用至今。
9.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為旌表蜀國宰相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品質,更名為奉節縣,一直沿用至今。
10.唐貞觀二十三年為旌表蜀國宰相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品質,更名為奉節縣,一直沿用至今。
11.弘徽殿、承香殿、登華殿、貞觀殿、常寧殿、麗景殿、宣耀殿。
12.要說這貞觀之治得來殊為不易,那是李家父子戎馬半生才打下的鐵桶江山。
13.尤其翻到最后一頁的時候,楊侑心頭巨震,最后一頁就一個名字,同時也是楊侑在歷史書上耳熟能詳的名字——杜如晦,歷史上房謀杜斷,開創貞觀之治。
14.太子朱標登基后英明果斷,行事頗具唐太宗之風,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慢慢有了些“貞觀之治”。
15.暨唐貞觀迄周顯德,五代隆替,逾三百年,博達之士頗亦詳緝廢墜,而律志皆闕。
16.納蘭性德稍做思考后,還是慨然允諾,并和了一首《金縷曲》送給顧貞觀,以表明自己營救吳兆騫當義不容辭: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外皆閑事。
17.玄奘是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人,13歲在洛陽凈土寺出家,為了取得真經統一中國本土異見紛出的各家經論,貞觀元年玄奘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準。
18.一西游乃三五合一,貞下起元之理,故唐僧貞觀十三年登程,路收三徒,十四年回東,此處最要著眼。
19.在與大臣論政時,唐太宗還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貞觀政要集校》卷一《君道》)的話,希望臣下切諫直諫。
20.在作風方面,“陛下貞觀之初,動遵堯舜,捐金抵璧,反樸還淳。
相關詞語
- zhōng zhēn忠貞
- zhēn mù貞木
- guān guāng觀光
- g?i guān改觀
- zhēn xiāng貞香
- zhēn hán貞榦
- kè guān shì wù客觀事物
- zhēn jié fāng貞節坊
- guān chá觀察
- zhēn yì nǚ貞義女
- kè guān客觀
- zhēn yì貞義
- guān di?n觀點
- shī zhēn失貞
- dōng guān東觀
- guān niàn觀念
- máng mù lè guān盲目樂觀
- zhēn zhèng貞正
- zhǔ guān主觀
- měi guān美觀
- zhēn jié貞節
- guān zhòng觀眾
- guān kàn觀看
- miàn miàn guān面面觀
- zhēn niáng貞娘
- wéi wù shǐ guān唯物史觀
- zhēn yuè貞越
- guān cháng觀場
- zhēn bào貞抱
- zhēn mèng貞夢
- lì shǐ guān歷史觀
- guān yīn dà shì觀音大士
- zhēn guǒ貞果
- zhēn niǎo貞鳥
- zhēn mín貞岷
- guān shì觀事
- shǔ guān屬觀
- guān chá jiā觀察家
- jiǎn guān繭觀
- guān mín觀民
- zòng guān縱觀
- zhēn dùn貞遁
- zhēn jīng貞精
- zhēn cuì貞粹
- zhēn dào貞道
- guān yú觀魚
- dào guàn道觀
- zhēn suì貞邃
- qīng huá guān青華觀
- shù shǒu páng guān束手旁觀
- zhēn fù貞婦
- zhēn yì貞異
- zhēn xián貞弦
- guān xīn觀心
- guān zhì觀志
- jìng guān靜觀
- zhēn nǚ yǐn貞女引
- zhēn xíng貞行
- zhēn jū貞居
- shū zhēn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