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lóng qí
注音ㄏㄨㄤˊ ㄌㄨㄥˊ ㄑㄧˊ
繁體黃龍旗
清朝國旗。
清 朝國旗。
引清?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寄伯瑤》:“不然十丈黃龍旗,何嘗我國無公使。”
袁鷹 《悲歡·十月長安行》:“且不說你曾親眼看到英雄的人民,怎樣砍倒黃龍旗、五色旗。”
黃龍旗,即“黃底藍龍戲紅珠”旗,是中國第一種官方國旗,清末使用(1888~1912)。
中國本無“國旗”之概念,為因應與西洋人打交道而催生出國旗。最初黃龍旗呈三角形,并非正式國旗,主要是官船和海軍用以區分外國艦船,民船不得懸掛,也有個別涉外官衙開始懸掛三角黃龍旗。1888年中國第一種國旗誕生,即長方形的“黃底藍龍戲紅珠”旗。1912年1月10日,黃龍旗由五色旗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