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旗
詞語解釋
五色旗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華民國的國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橫列組成,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因民國初年由北洋軍閥控制政權,故亦用以代指北洋軍閥的統治,或借指北洋軍閥。
引證解釋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華民國 的國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橫列組成,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引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八:“鄉下人們對于城里掛著‘龍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關心的。”
因 民國 初年由北洋軍閥控制政權,故亦用以代指北洋軍閥的統治,或借指北洋軍閥。
引魯迅 《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鐵窗斧鉞風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縲紲之憂’了。”
魯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更何況這位 常燕生 先生滿身五色旗氣味。”
網絡解釋
五色旗
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啟用于1912年1月10日,是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五色分別表示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象征著這五族共和。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也有說法,五色旗取自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還有人認為,其與傳統五行概念對應的5種色彩還涵蓋了方位上的東西南北中。1928年12月29日國民政府北伐后完全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
分字解釋
※ "五色旗"的意思解釋、五色旗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五色旗造句
1.政府成立后即由蔡元培負責選定國旗、國歌等事宜,在內部討論定了個五色旗為國旗,國歌則選了江蘇政府民政廳次長沈恩孚的歌詞。
2.辛亥雙十,義起武昌,*制覆亡,民國肇建,五色旗揚,開啟共和。
3.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
4.同樣的五色旗,卻一以貫之使用著蟠龍盾徽的標志,以及源之于清末的北方軍稱號,這讓那些醉心于滿清中興的遺老遺少們都產生了誤解。
5.六是由主辦社派人打出五色旗,在旗桿懸掛上洋蠟、打氣筒、牛籠嘴、馬叉子、紅白蘿卜等物,到鄰村去游街,接著騎馬到各村的墻頭拔社旗,強迫參與。
6.在有些廣告中,“雙十節”的元素被巧妙地用上了,其中利用最多的元素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7.拖床碾出閱冰嬉,走隊橐了五色旗。
8.沙洲之中有一座只有一個僧侶的寺廟,可以脫了鞋在干凈的細沙地上行走,看五色旗飄揚,陽光照射在佛陀祥和的面龐上。
9.同年在上海召開的共和聯合會大會議決:“取五族共和的意義”,以五色旗為國旗。
10.上午出門,主意是在買藥,看見滿街掛著五色旗,軍警林立。
相關詞語
- wǔ b?i五百
- sè xiào色笑
- èr b?i wǔ二百五
- xíng xíng sè sè形形色色
- sè mí色迷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hēi sè黑色
- sè mó色魔
- sè pǔ色譜
- mǔ sè母色
- mù sè暮色
- zuò sè作色
- sè diào色調
- sè zuò色作
- wǔ yì五翳
- wǔ sè guā五色瓜
- yī sè一色
- sè ruò色弱
- tùn sè褪色
- sè guǐ色鬼
- wǔ sè shū五色書
- wǔ jīn五金
- wǔ sè cháng五色腸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miàn sè面色
- wǔ sè yǔ五色羽
- jīn sè jiè金色界
- wǔ sè bǐ五色筆
- qīng sè青色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gè sè各色
- wǔ sè五色
- jí sè kōng即色空
- sè jué色覺
- huī sè灰色
- měi sè美色
- jué sè角色
- biàn sè jìng變色鏡
- sè kōng色空
- wǔ dùn五盾
- sè lèi色類
- hóng qí紅旗
- liù sè qián六色錢
- sè biàn色變
- qī sè七色
- èr wǔ二五
- sè dāng色當
- yǒu shēng yǒu sè有聲有色
- sè yì色役
- shī sè失色
- sè c?i色彩
- huò sè貨色
- zhuó sè著色
- dān sè guāng單色光
- sè zhuāng色莊
- sè tiān色天
- sè yí色夷
- sè dù色度
- wǔ sè zhào五色詔
- bái sè huā白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