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造句
1.孔子推崇周禮,而喪祭之禮侍奉的對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無神論觀念在禮學中處于兩難境遇。
2.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后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臺,視正七品。
3.《周禮》,山林川澤有虞、衡之官,為之厲禁,蓋取之以時,不使戕賊而已,故雖置有司,實為民守之也。
4.翰墨遄飛,淵藪文明,尚周禮而惟信;見賢思齊,握瑜懷瑾,齊修身而躬行;正氣風清,傳遞愛心,襄長福而太平;國學孝經,流芳潤德,筑和諧而長興!
5.以后,明、清兩朝不僅沿用不廢,還仿照《周禮》,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6.先生前雖有《殷周禮樂器考略》一文發凡起例,但嫌過于簡略,故自1933年起,以8年之力,昕夕耕耘。
7.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志》等書。
8.周禮,冢人掌公墓之人,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漢制亦謂之陪陵。
9.周代史官與周禮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10.《通典》記載,周禮設六官,其中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大方位天帝: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
11.甲骨文中田字和其它有關文字的形象,《詩經》、《周禮》等先春秋古籍中有關溝洫圳畝的記載,證明它的普遍存在。
12.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周禮盛大繁瑣,貴族普遍“不悅學”和“不能相禮”。
13.孔靈之后,以經術起家(登第)者凡六人,習周禮、踵登仕版(為官)者十有九人。
14.起初他還不可能學習貴族禮制,《論語·八佾》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被時人譏笑為“鄒人之子”不“知禮”,說明他那時對“周禮”還知之不多。
15.孔子《論語》對周禮最到位的概括便是“禮之用,和為貴。
16.唐朝沒有四書五經,有九經,《禮記》與《左傳》為大經,《詩》、《周禮》、《禮儀》為中經,《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
17.其代表作《周禮正義》博通宏富,《墨子間詁》世稱絕學,另有《名原》、《古籀拾遺》、《古籀余論》等巨著。
18.為了救世,恢復周禮,變“無道”為“有道”,他四處奔走,棲棲惶惶,提出“正名”的主張。
19.周禮國學文明載,先祖懿德澤后脈;孔融讓梨仁義懷,丹心效國忠長在;為人師表臻至善,桃李芬芳處處開;正氣修身揚四海,文明短信報春來!
20.著名建筑規劃專家鄭孝燮認為,《周禮》是“體國經野,都鄙有章”(統一規劃都城及其郊野,使城內與城外的建設納入章法)的“紅線”。
相關詞語
- zhōu nián周年
- lǐ yí禮遺
- zhōu yí周遺
- zhōu zuò rén周作人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
- zhōu zhēng周正
- ji?ng lǐ講禮
- zhù mù lǐ注目禮
- lǐ zhì禮志
- yī zhōu一周
- lǐ wù禮物
- kè lǐ恪禮
- lǐ pǐn禮品
- bó lǐ泊禮
- jiāng lǐ將禮
- yè lǐ馌禮
- zhōu biān周邊
- zhōu wéi周圍
- zhōu zhì周至
- zhōu qī周期
- yǒu lǐ有禮
- zhōu shēn jù周身具
- zhòng suǒ zhōu zhī眾所周知
- zhōu shēn周身
- di?n lǐ典禮
- lǐ wén禮文
- lǐ jié禮節
- jiàng lǐ降禮
- dōng zhōu東周
- yī shí bù zhōu衣食不周
- bǐ zhōu比周
- zhōu guāng zhào周光召
- zhōu kè qín周克芹
- sì zhōu四周
- lǐ jì禮記
- lǐ qì禮器
- diàn lǐ奠禮
- lǐ yì lián chǐ禮義廉恥
- cháng lǐ常禮
- chōng zhōu充周
- xiāng yǐn jiǔ lǐ鄉飲酒禮
- zhōu zāo周遭
- zhōu zhē周遮
- zhōu biàn周遍
- zhōu cháng周長
- wèn lǐ問禮
- lǐ mìng禮命
- zhōu kuǎn周款
- yǎn lǐ演禮
- lǐ shǔ禮鼠
- lǐ kuì禮饋
- hé lǐ盒禮
- shěn lǐ審禮
- shī zhōu濕周
- lǐ dài禮待
- wú lǐ無禮
- fèi lǐ費禮
- lǐ yù禮玉
- zhōu mù lián周慕蓮
- lǐ jīn禮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