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ú shí zú bīng
注音ㄗㄨˊ ㄕˊ ㄗㄨˊ ㄅㄧㄥ
詞類成語
成語解釋足食足兵
糧食、軍備充足。
糧食、軍備充足。
引《論語·顏淵》:“子貢 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國志·蜀志·蔣琬傳》:“亮 數外出, 琬 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
唐?元稹 《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制》:“我國家乘十一圣之區宇,提億兆人之生齒,而曰不能足食足兵,朕甚懵焉。”
清?龔自珍 《御試安邊綏遠疏》:“以邊安邊何如?曰:常則不仰餉於內地十七省,變則不仰兵於 東三省。何以能之?曰:足食足兵。”
亦作“足兵足食”。 宋?胡錡 《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食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王闿運 《與曾侍郎言兵事書》:“足兵足食,嚴罰從其后,而人自為守矣。”
糧食、兵備都很充足。
引《論語·顏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喻世明言·卷二五·晏平仲二桃殺三士》:「俺楚國襟三江而帶五湖,地方千里,粟支數年,足食足兵,可為上國。」
1.易子析骸,未能相告,況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塹,坐待強援,綽有余力。
2.國家富強,必須足食足兵。
3.作為一種天下大治的社會狀態,孔子認為,無為而治的社會必須具有三個特征,即人民足食足兵和社會誠信。
4.怎樣足食足兵,使潛力變為國富兵強的現實?
5.足食足兵,嚴罰從其后,而人自為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