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zhòng
注音ㄓㄨ ㄓㄨㄥˋ
繁體諸眾
1.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2.據(jù)禪宗歷來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手拈金色波羅花遍示諸眾,眾人默然不語,只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3.八,奇門止用選擇,則諸眾可廢然,亦須檢點,必當(dāng)配合斗首五行、太陽、吉兇星煞,無有避忌而又能合于奇門,方為萬吉。
4.我常隨順諸眾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5.劉景升本有還尸之意,蒯家乃荊州大族,權(quán)高勢重,主公欲成基業(yè),安能失士人之助?何故多此一舉,而見罪蒯家諸眾耶?
6.吾從無量劫來,觀心得道,乃至虛無,有何所得,為諸眾生,強名得道……吾觀眾生,不了其心,從勞浩劫,虛役其神,于心無了,永劫沉淪,依吾圣教,逍遙抱真……
7.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jì)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8.若梵書此咒于鐘鼓鈴鐸作聲木上等,有諸眾生得聞聲者,所有十惡五逆等罪,悉皆消滅,不墮惡趣之中。
9.6年前,“數(shù)百幅石魯遺作驚現(xiàn)河南”的消息見諸眾多國家級新聞媒體,在我國畫壇引起軒然大波。
10.慈莊嚴(yán)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yán)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yán)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yán)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