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不辨菽麥,以海戰失利為由,而認定這種戰術必然是“錯誤”。
2.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的問題,如果一個人不能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那么你就有可能鬧出不辨菽麥,讓人貽笑大方的事情來。
3.你整天讀書;連這么簡單的一筆帳都算不清;簡直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4.父親說我是一個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5.別看他一副聰明樣,其實根本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6.他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可到了這里簡直就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
7.我們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的人文憑很高,可上了工作崗位,可以說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8.他剛到農村時還是個不辨菽麥的小伙子,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磨練,現在已是個精通農藝的專家了。
9.他剛到農村時還是個不辨菽麥的小伙子,經過這么多年的學習磨練,現在已是個精通農藝的專家了。
10.我們郊游時,看見田里長著綠油油的植物,都以為是韭菜,正在干活的農民聽了笑了起來,說:你們真是不辨菽麥,這是小麥!
11.他都這麼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
12.他都這么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
13.一個不辨菽麥的人怎么能當好農業領導。
14.世界上居然有這樣不辨菽麥的人。
※ "不辨菽麥"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