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間伺隙的成語故事
拼音kuī jiàn sì xì
基本解釋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行動。
出處漢 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秦)內(nèi)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nèi)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quán)詐為要術(shù)?!?/p>
暫未找到成語窺間伺隙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窺間伺隙)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間不容礪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td> |
連抵其隙 | |
山間林下 | 宋·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志愿禪師》:“山間林下頗稱道人家風。” |
書缺有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td> |
字里行間 | 南朝 梁 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td> |
間不容緩 | 龔振黃《青島潮》第十章:“是否贊同,迅祈賜覆。千鈞一發(fā),間不容緩也?!?/td> |
魚目間珠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間不容息 | 《文子·道原》:“時之變則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后之則不及?!?/td> |
春滿人間 | 宋 曾鞏《班春亭》詩:“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
壁間蛇影 | 明 唐順之《答王龍溪郎中書》:“若于此處稍參不破,則昔人所謂壁間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td> |
管窺筐舉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郤正傳》:“夫人心不同,實若其面,子雖光麗,既美且艷,管窺筐舉,守厥所見?!?/td> |
偶變投隙 | 宋·秦觀《謝王學士書》:“每觀今時偶變投隙之士,操數(shù)寸之管,書方尺之紙,無不拾取青紫為宗族榮耀?!?/td> |
隙穴之窺 | 清·龔自珍《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后》:“掞區(qū)區(qū)抱螻蟻之忠,逞隙穴之窺,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請冊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td> |
挑撥離間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9回:“這個姓胡名福,最愛挑撥離間。” |
窺竊神器 |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yè)討武瞾檄》:“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
不食人間煙火 | 宋·阮閱《詩話總龜》第九卷:“東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td> |
彈指之間 | 清·黃宗羲《王仲溈侍御過龍虎草堂》詩:“十年有五驚彈指,又復煩君入剡中?!?/td> |
黃雀伺蟬 | 漢 劉向《說苑 正諫》:“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td> |
歸老田間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辭職,還是歸老田間罷?!?/td> |
間不容發(fā) |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系絕于天,不可復結(jié);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fā)?!?/td> |
反間之計 | 《孫子·用間》:“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td> |
黃金時間 | 《文匯報》:“黃金時間黃金節(jié)目……歡迎中外廠商特約播出廣告?!?/td> |
目不窺園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
親密無間 |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藉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構(gòu)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 |
立談之間 | 漢·揚雄《解嘲》:“或七十說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td> |
出入無間 |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謂左右曰:‘吾為神策將軍時,宿衛(wèi)禁中,見天子夜召學士,出入無間,恩禮親厚如寮,非將相可比也。’” |
倚門窺戶 | 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然不敢自列于下執(zhí)事者,以為賤貴有倫,等威有序,以閑人持不急之務(wù),朝夕倚門窺戶,抑亦侍郎之所惡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