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霄聳壑的成語故事
拼音áng xiāo sǒng hè
基本解釋昂:仰視;聳:聳立;壑:峪。仰視云霄,聳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樹宏大功業。也形容志氣高昂,胸襟寬廣。
出處宋 陳亮《祭葉正則母夫人文》:“昔余識夫人之子于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聳壑之氣。”
暫未找到成語昂霄聳壑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昂霄聳壑)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昂首伸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昂首挺胸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昂藏七尺 | 明 汪廷訥《種玉記 奇術》:“天付昂藏七尺軀,尋章摘句懶攻儒。” |
斗志昂揚 |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 |
昂首望天 | 清 歸莊《王大癡像贊》:“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癡。” |
慷慨激昂 |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
經丘尋壑 | 宋朝胡繼宗《書言故事·地理類》:“游覽自娛,曰得經丘尋壑之樂。” |
昂然直入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 |
昂頭天外 | 魯迅《書信集 致蕭軍、蕭紅》:“他們昂頭天外,評論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
響徹云霄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云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
昂首天外 | 清 歸莊《王大癡像贊》:“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癡。” |
危言聳聽 |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
昂首闊步 | 李大釗《青春》:“惟有昂首闊步,獨往獨來,何待他人之援手。” |
溪壑無厭 | 《南齊書·謝脁傳》:“自爾升擢,超越倫伍,而溪壑無厭,著于觸事。” |
昂頭挺胸 | 語出歐陽予情《小英姑娘》:“她伸開兩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
胸有丘壑 | 唐 厲霆《大有詩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盞里何妨對圣賢。” |
昂頭闊步 | |
凌霄之志 | 《晉書 慕容垂載記》:“遇風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 |
雄糾糾,氣昂昂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六回:“那賊將季三思、倪懾,領著十余員偏將,雄糾糾,氣昂昂的殺奔到城下來。” |
氣宇昂昂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4回:“指揮軍士,東西布陣,氣宇昂昂,旁若無人。” |
霄魚垂化 | 據《呂氏春秋·具備》載,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今山東省單縣),體圣人之化,三年,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 |
激昂慷慨 | 清 歸莊《顧天石詩序》:“太白《古風》,而寄托深遠,激昂慷慨,前無古人。” |
千山萬壑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急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
巍然聳立 | 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 |
雄赳赳,氣昂昂 | 元·張國賓《薛仁貴》楔子:“則你那雄赳赳,氣昂昂,身凜凜,貌堂堂。” |
丘壑涇渭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若論心里的丘壑涇渭,頗步熙鳳的后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