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骨松姿的成語故事
拼音hè gǔ sōng zī
基本解釋清奇不凡的氣質(zhì)。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出處金·元好問《普照范煉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p>
暫未找到成語鶴骨松姿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鶴骨松姿)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jì)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一將成功萬骨枯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td> |
一琴一鶴 | 《宋史 趙抃傳》:“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jiǎn)易,亦稱是乎!’” |
一聚枯骨 | 《神仙傳·老子》:“乃使甲張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書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td> |
不舞之鶴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diào)》:“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qū)來,氃氋不肯舞。” |
豐姿冶麗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眾人抬頭一看,果然豐姿冶麗,絕世無雙。” |
豐姿綽約 | 清 曾樸《孽?;ā返谄呋兀骸耙换仡^時(shí),卻見那轎子里坐著個(gè)十四五歲的不長(zhǎng)不短、不肥不瘦的女郎,面如瓜子,臉若桃花,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似曾相識(shí),莫道無情,正是說不盡的體態(tài)風(fēng)流,豐姿綽約?!?/td> |
豐肌弱骨 | 宋 范成大《園丁折花七品各賦一絕》:“豐肌弱骨自喜,醉暈妝光總宜。獨(dú)立風(fēng)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td> |
豐肌秀骨 | 宋 袁去華《山花子》詞:“霧閣云窗別有天,豐肌秀骨凈娟娟。獨(dú)立含情羞不語,總妖研?!?/td> |
主心骨 | 馮志《敵后武工隊(duì)》第23章:“從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
喬松之壽 | 《漢書 王吉傳》:“大王誠留意如此,則心有堯舜之志,體有喬松之壽。” |
乞骸骨 | 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充國乞骸骨,賜安車駟馬?!?/td> |
云中仙鶴 | 清·龔自珍《定風(fēng)波》詞:“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鶴怎籠來?” |
云中白鶴 | 《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引《原別傳》:“邴君所謂云中白鶴,非鶉鷃之網(wǎng)所能羅矣?!?/td> |
云心鶴眼 | 唐·白居易《酬楊八》詩:“君以曠懷宜靜境,我因蹇步稱閑官。閉門足病非高士,勞作云心鶴眼看?!?/td> |
親如骨肉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gè)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 |
仙姿佚貌 | 清·洪昇《長(zhǎng)生殿·彈詞》:“那娘娘生得來仙姿佚貌,說不盡幽閑窈窕。” |
仙姿玉色 | 明 謝讜《四喜記 巧夕宮筵》:“宮中鄭娘娘,乃是鄭參政之女,數(shù)月前選入宮中,仙姿玉色,世上無雙?!?/td> |
仙姿玉貌 | 唐·鄭《津陽門》詩:“鳴鞭后騎何躞蹀,宮妝禁袖皆仙姿?!薄稑犯娂m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獨(dú)相問。” |
仙姿玉質(zhì) | 《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梅雪爭(zhēng)艷》:“他兩家仙姿玉質(zhì)從無上,壓倒群芳?!?/td> |
仙風(fēng)道骨 | 唐 李白《大鵬賦序》:“余昔于江陵見天臺(tái)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
以骨去蟻 |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以骨去蟻,蟻愈多;以魚驅(qū)蠅,蠅愈至?!?/td>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td> |
眾毀銷骨 | 宋 李綱《宮詞謝表》:“眾毀銷骨,雖貽投抒之嗟;太陽中天,必冀容光之照?!?/td> |
眾毛飛骨 | 唐 李白《雪讒詩贈(zèng)友人》:“群輕折軸,下沉黃泉;眾毛飛骨,上凌青天?!?/td> |
傷筋動(dòng)骨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mèng)》第二折:“打的來傷筋動(dòng)骨,更疼似懸頭刺股?!?/td> |
傲骨嶙嶙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葉生》:“行蹤落落,對(duì)影長(zhǎng)愁;傲骨嶙嶙,搔頭自愛。” |
入骨相思 |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diǎn)燈深燭伊,共郎長(zhǎng)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