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玉荒年谷的成語故事
拼音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基本解釋比喻有用的人才。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稱恭為荒年谷。”
暫未找到成語豐年玉荒年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豐年玉荒年谷)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丸泥封函谷關(guān)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元請(qǐng)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guān),此萬世一時(shí)也。” |
一年一回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結(jié)束。” |
一年一度 | 宋·王安石《送吳顯道》詩之五:“惟有春風(fēng)應(yīng)最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
一年之計(jì)在于春 | 南朝梁 蕭統(tǒng)《纂要》:“一年之計(jì)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晨。” |
一年到頭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我兩個(gè)又是養(yǎng)家經(jīng)紀(jì)人,一年到頭,沒幾時(shí)住在家里。” |
一年半載 |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diǎn)‘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 |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 龍門遠(yuǎn)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風(fēng)了斷井索。’” |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shí)不減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一谷不升 | 《榖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謂之嗛,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四谷不升謂之康,五谷不升謂之大侵。” |
一谷不登 |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萬年無疆 | 宋 陳師道《代賀興龍節(jié)表》:“庶邦有眾,愿效忠臣之心,萬年無疆,請(qǐng)祝圣人之壽。” |
萬年長存 |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著以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裝飾花紋,象征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年長存,永遠(yuǎn)照耀著后代。” |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yōu)勢(shì),我是親眼看見的。” |
三年不窺園 |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
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三年五載 | 元 楊文奎《兒女團(tuán)圓》第二折:“也須知俺這三年五載,看看衰邁,還有甚精金響鈔,暗暗藏埋。” |
三年化碧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
下喬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
下喬遷谷 | 參見“下喬入幽”。 |
不豐不儉 | 見“不豐不殺”。 |
不豐不殺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器》:“孔子曰:‘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 |
不分玉石 | 清 劉獻(xiàn)廷《廣陽雜記》卷二:“向非君侯來,合郡士民當(dāng)不分玉石矣。” |
不可同年而語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變長挈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