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ēng róng suì yuè
基本解釋崢嶸:山勢高峻的樣子;引申為不平常;特別。形容不平凡的歲月。
出處宋 廖行之《沁園春 和蘇宣教韻》詞:“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
暫未找到成語崢嶸歲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崢嶸歲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歲三遷 | 《南史 到儰傳》:“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 |
一歲九遷 | 《南史·到撝傳》:“上又數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唐·韓愈《上張仆射書》:“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則未也。” |
一歲再赦 | 宋·范祖禹《唐鑒》卷三:“一歲再赦,善人喑啞。” |
一歲載赦 |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一歲載赦,奴兒噫嗟。’” |
一日三歲 | 《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一日三月 |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萬歲千秋 | 《戰國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夢……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后,誰與此樂矣?’” |
三月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不日不月 | 《詩經 王風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鄭玄注:“行役反無日月。” |
與日月爭光 |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
與日月齊光 | 戰國·楚·屈原《楚辭·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
豐年稔歲 | 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八方肅靖,東夷西戎仰化,南蠻北狄歸降,貢麟鳳獻瑞呈祥,產禾苗豐年稔歲。” |
臨風對月 |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 |
九天攬月 |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
爭光日月 | |
二分明月 |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云堦月地 | |
云容月貌 |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
云心月性 | 唐·孟浩然《憶周秀才·素上人)詩:“野客云作心,高僧月為性。” |
云窗月帳 | 明·高啟《夜聞吳女誦經》詩:“云窗月帳散花多,閑讀金經夜若何!” |
云窗月戶 |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云窗月戶。” |
云階月地 | 唐·杜牧《七夕》詩:“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
五月披裘 | 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金者哉?” |
五月糶新谷 | 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五月飛霜 | |
五黃六月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7回:“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
今月古月 | 唐 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以日為歲 |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以日為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