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飾邊幅的成語故事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
基本解釋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修飾整個人的儀表。也比喻修飾表面,無關大局。
出處《后漢書 馬援傳》:“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暫未找到成語修飾邊幅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修飾邊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明行修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 |
進德修業 | 《周易 乾》:“君子進德修業。”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花邊人物 | |
不修邊幅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 |
漫無邊際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4章:“只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 |
止謗莫如自修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昶傳》:“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
無邊無際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 |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里,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 |
無邊無垠 | 茅盾《白楊禮贊》:“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
兔子不吃窩邊草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窩邊草,我這老虎單吃回頭食。” |
連篇絫幅 | |
日省月修 | 清 嚴有禧《漱華隨筆 知縣改授》:“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職。” |
不修小節 | 《晉書 石苞傳》:“石苞……雅曠有智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 |
渺無邊際 | 郭沫若《蘇聯紀行·6月25日》:“向機下展望,一望青黃色的草原,渺無邊際。” |
不期修古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修己安人 |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
修心養性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則被這東坡學士相調戲,可著我滿寺里告他誰,我如今修心養性在廬山內,怎生瞞過了子瞻,賺上了牡丹,卻教誰人來替?” |
敲邊鼓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 |
學行修明 | 《北史·崔鑒傳》:“父綽,少孤,學行修明。” |
擦邊球 | |
無邊無涯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時候了,婦女們的無邊無涯的‘閑條’這會兒自然收了場。” |
修舊利廢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廢《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 |
止謗莫若自修 | 《新唐書·魏謨傳》:“諺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載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
斷幅殘紙 | 《宣和書譜·行書·吳通玄》:“至于文稿,斷幅殘紙人爭傳之。” |
濃妝艷飾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那女孩兒濃妝艷飾,從里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 |
邊塵不驚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上曰:‘隋煬帝勞百姓,筑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