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參今的成語故事
拼音zhuó gǔ cān jīn
基本解釋見“酌古斟今”。
出處清·馮桂芬《邵步青醫(yī)學(xué)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fā)揮經(jīng)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于用?!?/p>
暫未找到成語酌古參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酌古參今)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jié)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td>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td>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fā)古香?!?/td> |
今是昨非 |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td> |
通今達(dá)古 | 胡蘊玉《<中國文學(xué)史>序》:“述學(xué)派之流別,論政治之得失,縱有通今達(dá)古之才,而無瑰瑋奇麗之筆,言之無文,行之不遠(yuǎn)?!?/td> |
古往今來 | 晉 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 |
離奇古怪 | 蘇曼殊《與劉三書》:“曼近日所遭,離奇古怪,待長者今冬回申,當(dāng)極談耳。” |
古里古怪 | 林徽因《梅真同他們》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當(dāng)時的那些辦法古里古怪的……” |
知往鑒今 | 明·無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鑒今,驅(qū)曹蕩吳,非同小可也?!?/td> |
今古奇觀 | 明·抱甕老人《今古奇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喪未久,況且女求于男,難以啟齒?!?/td> |
字斟句酌 | 清 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td> |
今夕何夕 | 《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
古來今往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江都市孝婦屠身》:“古來今往夕陽中,江山依舊在,塔影自凌空?!?/td> |
古為今用 | 毛澤東《書信選集 致陸定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
參差不齊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td> |
參橫斗轉(zhuǎn) |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薄端问贰分尽罚骸岸忿D(zhuǎn)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彼巍ぬK軾《六月二十日夜渡?!吩姡骸皡M北斗欲三更。” |
千古罪人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三回:“不獨老楊禽獸,作千古罪人,即弟輩以小人之心推測君子,亦應(yīng)抱愧。” |
今生今世 | 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這歪剌骨便是黃花女兒,剛剛扯的一把,也不消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罷!就當(dāng)面賭個誓與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 |
格古通今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格古通今眾所傳。今番詔取為官后,保祚皇圖億萬年?!?/td> |
盤古開天地 | 《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guān)索出身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
亙古通今 |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亙古通今,明鮮晦多。” |
作古正經(jīng) | 艾蕪《一個女人的悲劇》五:“陳家駝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經(jīng)地說:‘我剛才想了好一陣,一定是那會事情’” |
斗轉(zhuǎn)參橫 | 宋 韓元吉《水龍吟 題三峰閣詠英華女子》詞:“斗轉(zhuǎn)參橫,半簾花影,一溪寒水?!?/td> |
前無古人 |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
今月古月 | 唐 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td> |
舊雨今雨 |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td> |
往古來今 | 西漢·劉安《淮南子·齊俗訓(xùn)》:“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td> |
古是今非 | 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一個待詠月嘲風(fēng),一個待飛觴走斝,談些古是今非,下學(xué)上達(dá)?!?/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