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庭掃閭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 tíng sǎo lǚ
基本解釋犁平他的庭院,掃蕩他的村莊。比喻徹底摧毀敵方。庭:庭院。掃:掃蕩。閭:里巷的門。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暫未找到成語犁庭掃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犁庭掃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魯迅《經驗》:“然而也有經過許多人經驗之后,倒給了后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
初寫黃庭 | 魏晉時人所寫《黃庭經》帖,為后世學寫小楷的范本,相傳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之語。 |
門庭若市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
門閭之望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
秋風掃葉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萬里]每日間見元兵所過,殘滅如秋風掃葉,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
一掃而光 |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
一掃而空 |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
犁牛之子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大相徑庭 | 莊周《莊子 逍遙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逢夫》:“王定拜別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疾風掃秋葉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 |
秋風掃落葉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
五經掃地 | 《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欽明體肥丑,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嘆曰:‘是舉《五經》掃地矣。’” |
閉門卻掃 | 漢 應劭《風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穎川劉勝季陵,去官在家,閉門卻掃。” |
倚閭望切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親老多病,倚閭望切,屢屢寄信前來叫卑職回去。” |
掃鍋刮灶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們已經是掃鍋刮灶的都拿了出來,不瞞你說,家里連一塊錢都不剩了。” |
掃地以盡 | 清 梁啟超《新民議 禁早婚議》:“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將掃地以盡。” |
掃地無遺 |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 |
改換門閭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讀詩書,一身望改換門閭。”元·高明《琵琶記》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選,也只是要改換門閭,光顯祖宗,你卻七推八阻,有許多說話。” |
拽耙扶犁 | 《孤本元明雜劇 東平府》第二折:“哥哥!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來?” |
鑄劍為犁 |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 |
風行電掃 | 《隋書·韋洸傳》:“公鴻勛大業,名高望重,率將戎旅,撫慰彼方,風行電掃,咸應稽服。” |
犁生骍角 | 語出《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
威風掃地 | 趙樹理《三里灣》:“要是完全聽他的,以前的威風掃地,以后就再不得為王。” |
掃穴犁庭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機會,掃穴犁庭,指顧間事。” |
一網盡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