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乾坤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ěng dùn qián kūn
基本解釋乾坤:指天地、陰陽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亂的局面轉變為安定。
出處唐·杜甫《洗兵馬》詩:“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暫未找到成語整頓乾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整頓乾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擲乾坤 | 語出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
一擲干坤 | |
一齊二整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齊二整。” |
乾乾翼翼 | |
乾坤再造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6回:“然后聯合楚魏,共立韓趙之后,并力破秦,此乾坤再造之時也。” |
乾端坤倪 | |
兢兢乾乾 | 《新唐書 獨孤及傳》:“兢兢乾乾,以徼福于上下,必能使天感神應,反妖災為和氣矣。” |
函蓋乾坤 | 《五燈會元 云門偃禪師法嗣 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 |
函蓋干坤 | |
化整為零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為孤島之后,他們化整為零,裝著難民的孩子逃了出來。” |
化零為整 |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謂‘化零為整’的辦法,多半是在敵人進攻之時為了消滅敵人而采取的。” |
壺里乾坤 | 明 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
夕惕朝乾 | 《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好整以暇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 |
完整無缺 | 秦牧《土地》:“這里,我想到了我們中國整個版圖,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正的完整無缺。” |
山復整妝 | |
干端坤倪 | |
平平整整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7章:“從入城開始到十字街的一段路面,都修補得平平整整。” |
扭轉乾坤 |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三章:“他制定了一個‘華中局部反攻計劃’,妄圖依托湘、鄂、川、黔負隅頑抗,來改天換地,扭轉乾坤。” |
扭轉干坤 | |
抑揚頓挫 |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
撫膺頓足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卷:“荊公展轉尋思,撫膺頓足,懊悔不迭。” |
拊膺頓足 |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嘆骨肉拊膺頓足,曷勝哀痛。” |
指手頓腳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三:“這時她還在那里指手頓腳的撒野,張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兩步搶到她面前,厲聲問道:‘你要干什么?’” |
捶胸頓腳 |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何玉鳳]拍著那棺材,捶胸頓腳,放聲大哭。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 |
捶胸頓足 | 明 李開先《閑居集 昆侖張詩人傳》:“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實然,捶胸頓足,若不欲生。” |
搓手頓腳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34回:“縣太爺急的搓手頓腳,叫了簽稿,請了刑名師爺,大家斟酌,想不出一個法子。” |
搓手頓足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么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