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頓腳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捶胸跌腳”。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何玉鳳]拍著那棺材,捶胸頓腳,放聲大哭。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
例子老壽說到這里,心里像是插了一把刀,他捶胸頓腳地干號了起來。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
基礎信息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jiǎo
注音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ㄐ一ㄠˇ
繁體搥胷頓腳
感情捶胸頓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用于悲傷或痛憤時。
英語thump one\'s chest and stamp one\'s foo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捶胸頓腳的意思解釋、捶胸頓腳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胸無大志 |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
指手畫腳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
兩腳書櫥 | 指讀書很多但不善于應用的人。 |
縮手縮腳 | 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 |
手慌腳亂 | 指做事忙亂,沒有條理。 |
三腳貓 |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虛有其名而無真本事的人。 |
動手動腳 | 指動手打架、動腳踢人。 |
輕手輕腳 | 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
腳忙手亂 | 同“手忙腳亂”。慌張不知所措。 |
臨時抱佛腳 | 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后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
茅塞頓開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 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捶胸頓足 | 捶:敲打;頓:跺。兩拳捶打胸部;兩腳跺著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態。 |
頓首再拜 |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札中常用作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語。 |
頓學累功 |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
胸懷大志 | 懷:懷藏。胸有遠大志向。 |
大手大腳 | ①形容對財物毫不吝惜;沒有節制地隨便花費。②指行動魯莽。③指身體強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