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舊夢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óng wēn jiù mèng
基本解釋重:再一次;溫:復(fù)習(xí)。重新經(jīng)歷舊日的夢境。比喻再次經(jīng)歷或回憶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舊夢重溫”。
出處明 湯顯祖《牡丹亭 尋夢》:“天呵,昨日所夢,池亭儼然,只圖舊夢重來,其奈新愁一段。”
暫未找到成語重溫舊夢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重溫舊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破鏡重圓 | 宋 李致遠(yuǎn)《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
因循守舊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17卷:“法燈重整槍旗,再裝甲胄。” |
語重情深 | 嚴(yán)復(fù)《以〈漁洋精華錄〉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忽蒙佳什譽(yù)過庭,語重情深誰敢荷?”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應(yīng)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居重馭輕 |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故自三代、秦、漢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親歷行陣,習(xí)知武事,知居重馭輕之勢。” |
舊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gè)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名重一時(shí) | 宋·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shí),名重一時(shí),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jì)川俱問道。”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xué)》之為圣經(jīng),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語重心長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zhuǎn)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吳強(qiáng)《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diǎn)!” |
輕重緩急 |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
半新不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gè)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 |
舉足輕重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quán)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
恩重如山 | 宋 陸游《刪定官供職謝啟》:“及瓜以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棄重取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2回:“中原乃海內(nèi)之地,兩都皆大漢創(chuàng)業(yè)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 |
舊愛宿恩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jìn)良才。” |
顧慮重重 | 孫犁《文事瑣談》:“目前為文,總是思前想后,顧慮重重。” |
紅塵客夢 | 清·孔尚任《桃花扇·歸山》:“遙望見城南巷翠山色好,把紅塵客夢全消。” |
口耳并重 | 魯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給他進(jìn)了中西折中的學(xué)堂,英文又專是‘口耳并重’的。” |
夢中說夢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596卷:“復(fù)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
黃粱美夢 | 唐 沈既濟(jì)《枕中記》:“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 |
重蹈覆轍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fù)循覆車之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