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害就利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i hài jiù lì
基本解釋避開禍害,追求利益。
出處《吳子·圖國》:“謀者,所以違害就利,要者,所以保業守成。”
暫未找到成語違害就利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違害就利)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舍安就危 | 宋·蘇舜欽《上范希文書》:“延州逼近賊鋒,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雖古人不逮也。” |
隨行就市 | |
干凈利落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是老人家,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 |
從俗就簡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將計就計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急功近利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進讒害賢 | |
便還就孤 | |
事與愿違 |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 |
駕輕就熟 |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 |
唯利是圖 | 晉 葛洪《抱樸子》:“名過其實,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
出師不利 | 浩然《艷陽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師不利,一個好人都沒有遇上。” |
妨功害能 | 漢·李陵《答蘇武書》:“而防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 |
將錯就錯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道楷禪師》:“祖師已是錯傳,山僧已是錯說,今日不免將錯就錯,曲為今時。” |
援筆立就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6卷:“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弊多利少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8章:“從咱們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
利欲熏心 | 宋 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利欲熏心,隨人翕張。” |
靜言庸違 | 《尚書·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
去害興利 | 唐·韓愈《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志銘》:“后佐河陽軍,任事去害興利。” |
計功謀利 | 明·鐘士懋《送鄭先生之昌國訓導序》:“以其計功謀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誼明道之責,譬猶建樛屈之木,而為測景之表。” |
害人不淺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兒驚風,害人不淺。” |
德音莫違 | 《詩經·邶風·谷風》:“德音莫為,及爾同死。” |
因陋就簡 | 漢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 |
名利雙收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但愿吾兄從此一帆風順,升官發財,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發,真是名利雙收,再好沒有。” |
利害得失 |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豪杰傳》第四回:“我雖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學問太淺,不能夠把那利害得失,詳詳密密說將出來,感動大眾,所以稽延至今,甚為憾事。” |
違法亂紀 | 任斌武《無聲的浩歌》:“毫無疑問,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違法亂紀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