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寡孤煢的成語故事
拼音guān guǎ gū qióng
基本解釋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yǎng)的人。同“鰥寡孤獨”。
出處唐 陸贄《賜京畿及同華等州百姓種子賑給貧人詔》:“賑賜貧人,先盡鰥寡孤煢目下不濟者。”
暫未找到成語鰥寡孤煢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鰥寡孤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孤身只影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將寡兵微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然劉備將寡兵微,我則彼立劉朝,復(fù)興漢世,非小官之能。” |
塵外孤標(biāo) | 《舊唐書·杜審權(quán)傳》:“沖碎孕靈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塵外孤標(biāo),閑云獨步。” |
煢煢孑立 | 晉 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款學(xué)寡聞 | 莊周《莊子 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
兵微將寡 | 元 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他兄弟雖多,兵微將寡。” |
便還就孤 | |
落落寡合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孤注一擲 | 宋 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
碌碌寡合 | 清 林則徐《札各學(xué)教官嚴(yán)查生員有無吸煙造冊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結(jié)保無人。” |
木訥寡言 | 《晉書·葛洪傳》:“為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卻掃,未嘗交游。” |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
根孤伎薄 | 南朝·宋·鮑照《侍郎報滿辭閣疏》:“日晏途繞,塊然自喪,加以無良,根孤伎薄,既同馮衍負困之累,復(fù)抱相如痟渴之疾。” |
孤家寡人 |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
沉默寡言 | 《新唐書 梁崇義傳》:“后為羽林射生,事來瑱,沉默寡言。” |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漢·張衡《思玄賦》:“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寡不敵眾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 |
寡二少雙 | 東漢 班固《漢書 吾丘壽王傳》:“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內(nèi)寡二。” |
孤男寡女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淺見寡識 | 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shù)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見寡識。” |
形孤影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聽選,留賢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
影只形孤 | 明·陳汝元《金蓮記捷報》:“膝下紅顏,須代冬溫夏清;眼前白發(fā),況兼影只形孤。” |
曲高和寡 | 戰(zhàn)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苦心孤詣 | 清 翁方綱《復(fù)初齋文集 格調(diào)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guī)仿格調(diào)者言之。” |
寡人之疾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少私寡欲 | 《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 |
野鬼孤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