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市駿的成語故事
拼音yàn zhāo shì jùn
基本解釋指戰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的事。
出處唐·高適《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
暫未找到成語燕昭市駿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燕昭市駿)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隨行就市 | |
歌鶯舞燕 | 宋·蘇軾《錦被亭》詞:“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勞燕分飛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td>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臭名昭著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td> |
偶語棄市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
來鴻去燕 |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干路,露宿風飛各朝暮。” |
市怨結禍 |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且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己之求,此所謂市怨結禍者也。” |
臣門如市 | 東漢 班固《漢書 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
蠶頭燕尾 | 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笾讓W,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td> |
冠蓋如市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五章:“有力官紳‘視為利藪,群思攘奪……門前冠蓋如市’。” |
燕雀處堂 | 漢 孔鮒《孔叢子 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td> |
舊燕歸巢 | 明·顧大典《青衫記·裴興歸衙》:“似舊燕歸巢,雙語檐前?!?/td> |
門庭若市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td> |
鶯歌燕舞 |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市恩嫁怨 | 《宋史·呂大防傳》:“不市恩嫁怨,以邀聲譽,凡八年,始終如一。” |
觀者如市 | 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為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td>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td> |
市民文學 | |
惡跡昭著 | |
海市蜃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td> |
燕雀不知鴻鵠志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乃向其鄉人說道:‘我今將為狀元,不久便作開國元勛矣!何以賀我?’鄉人益非之。劉贊臣嘆道:‘此所謂燕雀不知鴻鵠志也?!?/td> |
司馬昭之心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三人成市虎 |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撓椎?!?/td> |
燕雀豈知雕鶚志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豈知雕鶚志,頑童不解老仙機?!?/td> |
鷹拿燕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皂隸似鷹拿燕雀,把吳氏向階下一摔,正待用刑?!?/td> |
燕妒鶯慚 | 《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里秀帶飄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