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辭繪句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ǐ cí huì jù
基本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明·宋濂《<田氏哀慕詩集>序》:“是詩之傳……則為移風易俗之益又豈小哉!其視絺辭繪句道淫而宣驕者何如也?”
暫未找到成語絺辭繪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絺辭繪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與世長辭 | 漢 張衡《歸田賦》:“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常辭。” |
繪影繪聲 | 清 憂患余生《<官場現(xiàn)形記>序》:“而壹意孤行,為若輩繪影繪聲,定一不磨之鐵案。”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shù)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繪聲繪影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五卷:“繪聲繪影,字字陰森,綠人毛發(fā),真乃筆端有鬼。” |
斷章截句 |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
義不容辭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
字斟句酌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辭喻橫生 | 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帢。” |
淫辭邪說 | 《孟子·滕文公下》:“頭先圣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
善為說辭 |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善為說辭。” |
辭窮理盡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問:‘辭窮理盡時如何?’師曰:‘不入理豈同盡。” |
不辭勞苦 | 唐 牛肅《紀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
辭嚴意正 |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
便辭巧說 | 《漢書·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 |
句比字櫛 | 清·錢謙益《宋子建<遙和集>序》:“宋子建盡取六代三唐之詩,句比字櫛,繼聲屬和,名之曰《遙和集》。” |
章句之徒 | 見“章句小儒”。 |
句櫛字比 | 清·仇兆鰲《<北詩詳注>序》:“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
清詞麗句 | 唐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
辭不獲命 | 《莊子·天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
句斟字酌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一卷:“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理不勝辭 | |
悖言亂辭 | 《公孫龍子 白馬論》:“以黃馬為非馬,而以白馬為有馬,此飛者入池,而棺槨異處,此天下之悖言亂辭也。” |
斷章摘句 |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jīng)略使〈元結文集〉后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于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
利喙贍辭 |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睹其利喙贍辭,不覺前席。” |
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是以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理過其辭 | 南朝·梁·鐘嶸《詩品》:“稍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 |
麗句清詞 | |
話不投機半句多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6回:“這日大家暢飲,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知不覺,喝了個酩酊大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