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霄丹闕的成語故事
拼音xuán xiāo dān què
基本解釋指仙境。亦作“璇霄丹臺”。
出處宋洪邁《夷堅志補 禮斗僧》:“吾比者夜禮北斗,若有感遇,今神識所游,蓋鈞天紫府中,至所受用,乃天漿甘露,其去璇霄丹闕不遠矣。”
暫未找到成語璇霄丹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璇霄丹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寸丹心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丹書鐵契 | 《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
靈丹妙藥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靈丹妙藥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蔥。” |
丹書鐵券 | 《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
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
響徹云霄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云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
顏丹鬢綠 | 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鐘,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 |
闕一不可 |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一片丹心 | 宋 蘇軾《過嶺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云南。” |
丹書白馬 |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
昂霄聳壑 | 宋 陳亮《祭葉正則母夫人文》:“昔余識夫人之子于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聳壑之氣。” |
金丹換骨 | 宋·陸游《夜吟》詩:“六十余年妄學詩,工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錢仲聯校注:“金丹換骨云者,蓋以喻學詩工夫由漸修而入頓悟之境界。” |
凌霄之志 | 《晉書 慕容垂載記》:“遇風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 |
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郄詵丹桂 | |
人多闕少 | |
貝闕珠宮 | 宋 黃庭堅《宮亭湖》詩:“貝闕珠宮開水府,雨棟風簾豈來處。” |
霄魚垂化 | 據《呂氏春秋·具備》載,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今山東省單縣),體圣人之化,三年,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 |
碧血丹心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 《莊子 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
萬應靈丹 | |
七返丹 | 東方玉《七步驚龍》第四章:“‘七返丹’功參造化,練氣之士,得此一粒,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輕身,得享遐齡。” |
補闕掛漏 | 清 趙曦明《<顏氏家訓>跋》:“至于補闕掛漏,俾臻完善,不能無望于將伯之助云。” |
平步青霄 | 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鴻鵠同燕雀。” |
白發丹心 | 《漢書 蘇武傳》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還,須發皆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