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奔獸遁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n bēn shòu dùn
基本解釋遁:逃跑。鳥獸奔逐逃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出處宋·蘇洵《審勢》:“及其后世失德,而諸侯禽奔獸遁,各固其國,以相侵擾。”
暫未找到成語禽奔獸遁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禽奔獸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奔走相告 | 宋 張孝祥《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詔天下之日,淮民歡呼,奔走相告,自州達之縣。” |
離世遁上 | 《韓非子·八說》:“為故人行私,謂之‘不棄’;以公財分施,謂之‘仁人’;輕祿重身,謂之‘君子’;枉法曲親,謂之‘有行’;棄官寵交,謂之‘有俠’;離世遁上,謂之‘高傲’;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
人面獸心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左衽,人面獸心。”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困獸猶斗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遁世絕俗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擯棄而不容之感,遁世絕俗之悲,泥而不滓,蟬蛻污濁之外者,詩也。” |
疲于奔命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
作困獸斗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奔逸絕塵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絕塵,急走也。” |
遁世離群 | 《元史·隱逸傳序》:“后世之士,其所蘊蓄或未至,而好以跡為高,當邦有道之時,且遁世離群,謂之隱士。” |
衣冠禽獸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
遁跡匿影 |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七》:“但諸公皆不知用兵,聞賊至則盛怒而出,一有敗衄則退然沮喪,遁跡匿影唯恐不密。” |
遁跡方外 | 清·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衡山補圖元賢深翠軒詩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愷、秦衡、陸敘,類皆元季遺民,或逃名字宇內,或遁跡方外,并不欲以姓字傳者。” |
狼奔鼠偷 | 清·梅曾亮《朝議大夫臺灣府蓋君墓志銘》:“公在商州六年,賊出入陜西久,無所掠利,銳欲窺河南甚,狼奔鼠偷,情狀捷出。” |
追奔逐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單列傳》:“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 |
奔走如市 | 《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門,皆其心腹牙爪。” |
飛鷹奔犬 | 唐·柳澤《上睿宗書》:“或打球擊鼓,比周伎藝;或飛鷹奔犬,盤游藪澤。” |
遁世遺榮 | 晉·慧遠《答何鎮南書》:“是故遁世遺榮,反俗而動。” |
洪水猛獸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 |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有家難奔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你可為甚么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
獸迒鳥跡 | |
擊電奔星 |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馬乃擊電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擬迎婦歸吳國。” |
狼奔豕突 | 清 歸莊《擊筑余音 重調》:“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騁耆奔欲 | 《漢書·揚雄傳上》:“若夫壯士慷慨,殊鄉別趣,東西南北,騁耆奔欲。” |
云奔潮涌 | 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一卷:“千乘萬騎,如云奔潮涌,四方萬姓,如鱗次蟻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