踴躍爭先的成語故事
拼音yǒng yuè zhēng xiān
基本解釋踴躍:歡欣奮起的樣子。積極爭著趕在前頭,不甘落后。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遇見善事,莫不踴躍爭先,毫無小人習(xí)氣,因而鄰邦都以‘大人國’呼之。”
暫未找到成語踴躍爭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踴躍爭先)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爭朝夕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龍騰虎躍 | 唐 嚴(yán)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fēng)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龍爭虎斗 | 元 馬致遠(yuǎn)《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后,枉以后龍爭虎斗,都是俺鸞交鳳友。” |
舞刀躍馬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三卷:“岳勝怒曰:‘好賊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躍馬,直取天佑。” |
恐后爭先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68回:“他卻橫沖直撞,恐后爭先。” |
鷸蚌相爭 | 清 湘靈子《軒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qiáng)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fēng)云陣。” |
爭分奪秒 |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dāng)惜分陰。” |
躍躍欲試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
躍然紙上 | 清 薛雪《一瓢詩話》:“如此體會(huì),則詩神詩旨,躍然紙上。” |
禮先一飯 | 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人》:“以仆禮先一飯,為識(shí)路之老馬。” |
百家爭鳴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lián)合諸侯。” |
遙遙領(lǐng)先 | 羅來勇《世界在他們眼前展開》:“我們的聲譽(yù)就是實(shí)力——遙遙領(lǐng)先的技術(shù)和工藝。” |
無可爭辯 |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當(dāng)安所立。尤無可置辯矣。” |
先天不足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小弟聞得仙人與虛合體,日中無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無影。” |
開路先鋒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只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gè)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
分秒必爭 | 柯巖《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xiàn)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
爭風(fēng)吃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臉,年已長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見得。那時(shí)我爭風(fēng)吃醋便遲了。”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
捷足先登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道學(xué)先生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xué)先生。” |
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 漢·劉向《說苑·談叢》:“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
禮先壹飯 | 《國語·越語上》:“句踐對(duì)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dá)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duì)曰:‘寡人禮先壹飯矣。’”亦作“禮先一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