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匠揮斤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ng jiàng huī jīn
基本解釋《莊子·徐無鬼》載,匠石揮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傷其人。后因以“郢匠揮斤”比喻純熟、高超的技藝。
出處《莊子·徐無鬼》載,匠石揮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傷其人。
暫未找到成語郢匠揮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郢匠揮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毛澤東《組織起來》:“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 |
揮戈反日 |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偽(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 |
匠心獨運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
缺斤短兩 | 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來轉轉,你們就吆喝著非拉著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 |
指揮若定 |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
能工巧匠 | 宋 李恪非《洛陽園記》:“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 |
揮金如土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符離之師》:“揮金如土,視官爵如等閑。” |
拱揖指揮 | 戰國·趙·荀況《荀子·富國》:“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揮,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 |
斤斤計較 | 《詩經 周頌 執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
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
獨具匠心 | 唐 張佑《題王右丞山水障》:“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
揮灑自如 | 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 《史記·汲鄭列傳》:“使黯(汲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
匠遇作家 | 元·無名氏《定時捉將》:“今日棋逢對手,匠遇作家也,你是好武藝為魁,我和你再戰幾百合。” |
搬斤播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已,搬斤播兩,何等肚腸!” |
別具匠心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
掂斤抹兩 | 明·朱有燉《小桃紅》第一折:“他更有截長補短的釘人釘,掂斤抹兩的稱人秤。” |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 老舍《老舍自傳》第六章第五節:“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
揮汗如雨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監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
文章宗匠 | 明·胡應麟《詩藪·五代》:“而獨稱王仁裕、和凝為文章宗匠,以饒著作故。” |
袒臂揮拳 | 元 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說的別,包彈遍,不嫌些蹬弩開弓,怎說他袒臂揮拳。” |
斤斤自守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
鼻堊揮斤 | 典出《莊子 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 |
郢人斫堊 | 元·劉敏中《最高樓》詞:“郢人斫堊元無跡,仙家種玉不論畦。” |
一揮而就 |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
掂斤播兩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