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雙全的成語故事
拼音fú shòu shuāng quán
基本解釋幸福和年壽兩樣全備。
出處《紅樓夢》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么如今這么福壽雙全的?”
暫未找到成語福壽雙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福壽雙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舉兩全 |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兩全之策也。” |
一雙兩好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雙兩好。” |
一應俱全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案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
一矢雙穿 | 清·陳天華《獅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還他個一矢雙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進,一舉兩得。 |
一箭雙雕 | 《北史 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
一語雙關 | 浩然《艷陽天》第86章:“又轉臉看看彎彎繞這伙子人,一語雙關地說:\'我再宣布一聲,誰想渾水摸魚,挑撥是非,那是辦不到。\'” |
一路福星 | 清 范寅《越諺》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順風,送遠行語。” |
一雕雙兔 | 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并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 |
萬全之策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
萬全之計 | 《三國志 蜀志 龐統傳》“親待亞于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
萬壽無疆 | 《詩經 豳風 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
丈夫雙淚不輕彈 | 元·李洞《雙調夜行船·送友歸吳》:“丈夫雙淚不輕彈,都付酒杯間。” |
三節兩壽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三節兩壽,孝敬上司的錢,雖不敢任情減少,然而總是照著前任移交過來的簿子送的。” |
與天地同壽 | 戰國·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
兩全其美 |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
舉世無雙 |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
喬松之壽 | 《漢書 王吉傳》:“大王誠留意如此,則心有堯舜之志,體有喬松之壽。” |
五味俱全 | 《禮記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
五毒俱全 |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
人壽年豐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 潘岳<藉田賦>》:“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豐。” |
以偏概全 | 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
作威作福 | 《尚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
作福作威 | 語出《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
傾注全力 |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以便等到時機一到,就傾注全力,大舉反攻,收復失地。” |
全其首領 | 漢·楊惲《極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得全其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
全軍覆沒 | 《舊唐書 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
全軍覆滅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
全力以赴 | 清 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為茍難,遂成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