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斤魯削的成語故事
拼音sòng jīn lǔ xuē
基本解釋宋國產的斧頭和魯國產的曲刀。比喻當地特產的精良工具。
出處語出《周禮 考工記序》:“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出。”
暫未找到成語宋斤魯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宋斤魯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缺斤短兩 | 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來轉轉,你們就吆喝著非拉著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td> |
魚魯帝虎 | 清·金桌《〈南海百詠〉跋》:“余家向有鈔本,承訛踵謬,不無魚魯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訂正之?!?/td> |
針頭削鐵 | 清·楊潮觀《窮阮籍醉罵財神》:“若不是針頭削鐵將身憊,只怕你刀頭餂蜜將人害?!焙楷撔Wⅲ骸靶稳莨纹た瘫≈?。為舊時俗語,明代已有之?!兑恍ιⅰZ泥燕口》:‘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td> |
斤斤計較 | 《詩經 周頌 執(zhí)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
搬斤播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已,搬斤播兩,何等肚腸!” |
掂斤抹兩 | 明·朱有燉《小桃紅》第一折:“他更有截長補短的釘人釘,掂斤抹兩的稱人秤?!?/td> |
魯魚亥豕 | 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傳》:“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td> |
班香宋艷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
蜂腰削背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蜂腰削背,鴨蛋臉,烏油頭發(fā),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瘢?!?/td> |
斤斤自守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td> |
鼻堊揮斤 | 典出《莊子 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td> |
掂斤播兩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 |
削鐵如泥 | 明 范受益《尋親記》:“純鋼打就,久煉成之;斬人無血,削鐵如泥?!?/td> |
削趾適屨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強人削趾適屨?!?/td> |
日削月割 | 宋·蘇洵《六國論》:“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
弄斤操斧 | 宋·張來臣《珊瑚鉤詩話》第一卷:“如楊大年西昆體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謂七日而混沌死也?!?/td> |
杞宋無征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td> |
削發(fā)為僧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當時鏖戰(zhàn)遼兵,勢甚危迫,料難脫身,遂削發(fā)為僧,直至五臺山來。” |
魯陽麾戈 | 唐·楊炯《渾天賦》:“魯陽麾戈兮轉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td> |
短斤缺兩 | |
魯莽滅裂 |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td> |
拈斤播兩 | 明·無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td> |
秤砣雖小壓千斤 | 明 吳承恩《西游記》三十一回:“俗語云: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td> |
秤斤注兩 | 《朱子語類》:“只看如今秤斤注兩,作兩句破頭,如此是多少衰氣?!?/td> |
削鐵無聲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刃兒薄,尖兒長,靶兒短,削鐵無聲,吹毛過刃?!?/td> |
魯戈揮日 | 明·李東陽《登五星廟瑞芝亭》詩:“鬼斧鑿空通鳥道,魯戈揮日駐云梯?!?/td> |
斤斤較量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當,他老人家卻也不甚斤斤較量。” |
魯戈回日 | 清·丘逢甲《和平里行》:“魯戈回日難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