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來未艾的成語故事
拼音fāng lái wèi ài
基本解釋謂(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出處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p>
暫未找到成語方來未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方來未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干一方 | 明·陳洪謨《繼世紀聞》第二卷:“逆瑾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即一千之謂,云一方,即一萬之謂?!?/td> |
一方之任 | 《漢書·終軍傳》:“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一來一往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聾口??!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亂舞槍遮攔。在那半空中,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時分,未見勝敗。” |
一來二去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一來二去,眼大心肥,那里還能夠有長進呢?” |
一來二往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種種勞苦波折,常需互相照應,一來二往,也就近乎起來。”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td>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七日來復 | 《易·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td> |
萬國來朝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td> |
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上方寶劍 |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乃至坐著小轎車來‘御駕親征’、拿著‘上方寶劍’(某大人物開的條子)來當場‘宣諭’?!?/td> |
下不來臺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若說外頭好看,里頭空虛,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氣,養(yǎng)移體’,一時下不來臺就是了?!?/td> |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 戰(zhàn)國 鄒 孟軻《孟子 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td> |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td> |
不劣方頭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從來不劣方頭,恰便似火上澆油。我偏和那有勢力的官人每卯酉?!?/td> |
不成方圓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
不請自來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頻來無忌,乃云入幕之賓;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td> |
與人方便 | 元·無名氏《漢鐘離度脫藍采和》第一折:“俺在這梁園城一交卻又早二十年,常則是與人方便,會客周全?!?/td>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八回:“施主莫惱?!c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td> |
東方不亮西方亮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國是一個大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沒有回旋的余地?!?/td> |
東方千騎 | 漢·樂府《陌上桑》詩:“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 |
東方將白 | |
東方騎 | 唐·褚亮《燭花》詩:“言是東方騎,來尋南陌車?!?/td> |
東來紫氣 | 唐·杜甫《秋興》詩:“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