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塤仲篪的成語故事
拼音bó xūn zhòng chí
基本解釋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塤:陶土燒制的樂器;篪:竹制的樂器。塤篪合奏,樂音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
出處《詩經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暫未找到成語伯塤仲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伯塤仲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將伯之呼 |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將伯之呼。” |
將伯之助 | 《詩經·小雅·正月》:“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
河伯為患 | |
生子當如孫仲謀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生子當如孫仲謀。” |
如塤如箎 | 《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箎。” |
不分伯仲 | |
伯道無兒 | 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
伯仲叔季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圖之。” |
死諸葛走生仲達 |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 傅専《題自書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橫卷》詩:“君不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千古奇事真堪詫。” |
伯仁由我而死 | 《晉書·周颙傳》:“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
相驚伯有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
伯勞飛燕 | 《玉臺新詠 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風魔九伯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五卷:“休怪!我曾見風魔九伯,不曾見這般個神狗乾郎在。” |
伯仲之間 |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論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
季友伯兄 | 唐·宋之問《餞湖州薛司馬》詩:“交深季作友,義重伯為兄。” |
伯玉知非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冤如巷伯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信如卞和,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 |
伯歌季舞 | 漢 焦贛《易林 否之損》:“秋風牽手,相提笑語。伯歌季舞,燕樂以喜。” |
伯樂相馬 |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帶上多年寫下的社會科學論文和空前的決心去接受伯樂相馬的考驗了。” |
稱王稱伯 | 清·吳喬《答萬季崊詩問》:“今人拘于宋人之說詩,而不問唐人違合,莫不稱王稱伯,狐魅后學,使尊奉己學。” |
龍伯釣鰲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一釣而連六鰲。” |
管仲隨馬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
伯慮愁眠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7回:“海外都說:‘杞人憂天,伯慮愁眠。’” |
伯樂一顧 | 《戰國策 燕策二》載:戰國時,蘇代說淳于髡,謂人有告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連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一顧之,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環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
五侯九伯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