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姜猶績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g jiāng yóu jì
基本解釋《國語·魯語下》載,春秋時文伯歜已為魯相,其母敬姜猶紡績不輟,歜問之,敬姜曰:“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yè),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猶績”為富貴而不忘根本的典實。
出處《國語·魯語下》載,春秋時文伯歜已為魯相,其母敬姜猶紡績不輟,歜問之,敬姜曰:“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yè),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暫未找到成語敬姜猶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敬姜猶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梁孟相敬 | 《后漢書·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
敬業(yè)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
豐功偉績 |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 |
困獸猶斗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記憶猶新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fā)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
敬謝不敏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
恭恭敬敬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3卷:“安住見說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個喏。” |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
過猶不及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猶豫不定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正在他猶豫不定的時候,馬連福來了,真是天遂人愿。” |
毫不猶豫 |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第二次杜修經、楊開明來,主張紅軍毫不猶豫地向湘南發(fā)展。” |
猶豫不決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
績學之士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華陽博議下》:“古今績學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
肅然起敬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guī)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愿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zhí)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
熬姜呷醋 | 清 李漁《憐香伴 氈集》:“下官自從選了這個窮教官,坐了這條冷板凳,終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問舍求田,哪里再經得起進口添人。” |
千里猶面 | 《舊唐書·房玄齡傳》:“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 |
敬而遠之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中饋猶虛 | 《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
意猶未盡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二部第十章:“但是梁生寶意猶未盡,話還沒有說完。” |
恭敬桑梓 |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之。” |
敬事不暇 | 《舊五代史·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于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
敬之如賓 | 唐·溫奢《續(xù)定命錄》:“故諫議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貞懿賢淑,行修敬之如賓。” |
恭而敬之 | 老舍《趙子曰》:“李順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張戲報子。” |
萬死猶輕 |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死猶輕。” |
廝敬廝愛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滿生與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廝敬廝愛,歡暢非常。” |
謙虛敬慎 | 《晉書·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yōu)顯,衣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敬陳管見 |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陳管見一折,內稱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俟數年后,朕能親裁庶務,再行歸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