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亸鶯嬌的成語故事
拼音liǔ duǒ yīng jiāo
基本解釋柳絲垂,鶯聲嬌。形容春景之美。
出處唐 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fēng)別廬》詩:“柳亸鶯嬌花復(fù)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暫未找到成語柳亸鶯嬌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柳亸鶯嬌)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歌鶯舞燕 | 宋·蘇軾《錦被亭》詞:“煙紅露綠曉風(fēng)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dāng)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楊柳依依 | |
阿嬌金屋 | 語出舊題漢 班固《漢武故事》:漢武帝幼時曾對姑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姑母之女)作婦,當(dāng)以金屋貯之。” |
顏骨柳筋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
草長鶯飛 | 南朝 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嬌生慣養(yǎng)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似這幾日,我看菩薩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見識,誰想嬌生慣養(yǎng)了,你通常不像樣了。” |
柳暗花明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柳腰蓮臉 | 唐 韓偓《頻訪盧秀才》詩:“藥訣棋經(jīng)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
鶯歌燕舞 |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fēng)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柳啼花怨 | 宋 盧祖皋《夜行船 暖入新梢風(fēng)又起》詞:卻說當(dāng)時,柳啼花怨,魂夢為君迢遞。 |
章臺楊柳 | 唐韓翃有姬柳氏,以艷麗稱。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韓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yīng)攀折他人手。” |
尋花問柳 | 唐 杜甫《嚴(yán)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炯,問柳尋花到野處。” |
柳影花陰 | 元 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學(xué)海文林,夢不離柳影花陰,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 |
花說柳說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你看不得這些年輕的小老爺們,花說柳說的,不中用。” |
章臺之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章臺之柳,雖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
花光柳影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花光柳影,鳥語溪聲。” |
路柳墻花 | 元 王曄《水仙子 答》曲:“從來道水性難拿,從他赸過,由他演撒,終只是個路柳墻花。” |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fā)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 | 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二折:“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等閑插柳柳成蔭。” |
柳眉踢豎 | 《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那婆惜柳眉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 |
柳綠桃紅 | 明 無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試看這柳綠桃紅……青山綠水,寶馬香車,游人共喜。” |
燕妒鶯慚 | 《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里秀帶飄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
柳陌花衢 |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diào)弦于茶坊酒肆。” |
蜂識鶯猜 | 元本 高明《琵琶記 牛相教女》:“絳羅深護(hù)奇葩小,不許蜂識鶯猜。” |
柳陌花街 |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閨思》套曲:“多應(yīng)浪游年少客,千金將笑買,柳陌花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