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丕顯的成語故事
拼音mèi dàn pī xiǎn
基本解釋昧旦:天色未亮?xí)r;丕顯:顯揚(yáng),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業(yè)。形容為證勤勞辛苦。
出處《尚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p>
暫未找到成語昧旦丕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昧旦丕顯)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gè)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shí)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td>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hù),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shí)紉,便作旦夕間?!?/td>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td> |
顯親揚(yáng)名 | 《孝經(jīng)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yáng)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大顯神通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td> |
大顯身手 |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gè)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大顯身手?!?/td> |
舌端月旦 | 宋·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陽秋。” |
顯而易見 | 宋 王安石《洪范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zhì)諸天物之顯而易見,且可以為戒也?!?/td> |
命在旦夕 |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td> |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dú)自顯神通?!?/td> |
官高爵顯 | 秦腔《游龜山》第五場:“官拜湖廣總督,真乃官高爵顯,富貴榮華。” |
枕戈待旦 | 《晉書 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蕖!?/td>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dú)自顯神通?!?/td> |
信誓旦旦 | 《詩經(jīng) 衛(wèi)風(fēng) 氓》:“總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td> |
通宵達(dá)旦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dú)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dá)旦。” |
各顯神通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dú)自顯神通?!?/td> |
危在旦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td> |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張千,你再去看來。” |
揚(yáng)名顯姓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赍發(fā)呵與那個(gè)薄弱書生,兀的不揚(yáng)名顯姓,光明動(dòng)朝廷。” |
旦暮入地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吾受漢家厚恩,無以報(bào),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誼豈以一身事二姓,下見故主哉!” |
高官顯爵 | 明·徐元《八義記·猜忌趙宣》:“順我者高官顯爵,逆我者滅族亡身,正是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td> |
爭強(qiáng)顯勝 | 《群音類選 北腔類 海神記 王魁訴神》:“恐怕他褒貶村,爭強(qiáng)顯勝各撾俊,惟求鴇兒心內(nèi)喜?!?/td> |
負(fù)恩昧良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獨(dú)無花。負(fù)恩昧良,莫此為甚?!?/td> |
富貴顯榮 | 《隸釋·漢先生郭輔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賢姣麗,富貴顯榮,可謂子孫繁者已。” |
此中三昧 | 唐·李肇《國史補(bǔ)·中》:“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圣三昧。” |
月旦春秋 | 《后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劭從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td> |
生旦凈丑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這女孩子面生,不是個(gè)侍兒,倒象是那十二學(xué)戲的女孩子之內(nèi)的,卻辨不出他是生旦凈丑那一個(gè)角色來?!?/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