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寐宵興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mèi xiāo xīng
基本解釋指終日勤謹(jǐn)慎,不敢懈怠。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夕寐宵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夕寐宵興)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爭(zhēng)朝夕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zhēng)朝夕。”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shí)紉,便作旦夕間。”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
意興索然 | 《東周列國(guó)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興索然。左右問曰:‘將回宮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仙人島》:“綠云顧父曰:“圣人無字門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聞之,意興索然。” |
止戈興仁 | 《漢晉春秋》:“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qǐng)命。” |
今夕何夕 | 《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扣舷獨(dú)笑,不知今夕何夕。” |
去害興利 | 唐·韓愈《國(guó)子助教河?xùn)|薛君墓志銘》:“后佐河陽軍,任事去害興利。” |
家和萬事興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7回:“大凡一家人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何況媳婦又沒犯甚么事!” |
夕陽西下 | 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望洋興嘆 |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嘆。” |
春宵一刻 |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
興致勃勃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到了群考,眾人以為緇氏必不肯去,誰知他還是興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豈無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進(jìn)去考了一場(chǎng)。” |
興師動(dòng)眾 | 《吳子 勵(lì)士》:“夫發(fā)號(hào)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dòng)眾,而人樂戰(zhàn);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
一朝一夕 | 《周易 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大興土木 | 《舊五代史 漢書 李守貞傳》:“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
朝乾夕惕 | 《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興師問罪 | 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禮樂,下令國(guó)中,悉用蕃書、胡禮,自稱大夏。朝廷興師問罪。” |
高高興興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67回:“且說薛姨媽聞知湘蓮已說定了尤三姐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興興要打算替他買房子,治家伙,擇吉迎娶。” |
方興未艾 |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一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命在旦夕 |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
意興盎然 |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來,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興盎然。” |
朝干夕惕 | 《周易 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
朝斯夕斯 | 《三字經(jīng)》:“朝于斯,夕于斯。” |
夢(mèng)寐以求 | 《詩經(jīng) 周南 關(guān)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通宵達(dá)旦 | 明 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 獨(dú)孤生歸途鬧夢(mèng)》:“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dá)旦。” |
朝不保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zhǎng)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