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懷物外的成語故事
拼音kàng huái wù wài
基本解釋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懷高尚,超出塵俗之外。
出處宋·洪邁《容齋四筆·王逸少為藝所累》:“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
暫未找到成語抗懷物外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抗懷物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切萬物 | 《無量壽經》卷上:“設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td> |
一無長物 | 《晉書·王恭傳》:“吾平生無長物。” |
一物一主 |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這披掛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來?!?/td> |
一物一制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這等銅筋鐵骨,偏遇著文忠臣,更狠似他,真個一物一制?!?/td> |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
一物不知 | 漢·揚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恥一物之不知?!?/td> |
一物克一物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此謂人生萬物,一物克一物?!?/td> |
一物降一物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違了旨意?” |
一表人物 |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折:“(梅香云)姐姐,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聰明浪子,論姐姐這個模樣,正和王秀才是一對兒。”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著你這一表人物,怕沒有中意的丈夫?” |
萬物之靈 | |
不可抗拒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百萬紅軍進入中國的東北,這個力量是不可抗拒的?!?/td> |
不失舊物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舊物?!?/td> |
不懷好意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里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td> |
不抗不卑 | 《紅樓夢》第五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td> |
不足為外人道 | 晉 陶潛《桃花源記》:“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td> |
不軌不物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五年》:“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 |
與物無忤 | 《周書·蘇亮傳》:“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寶夤敗,從之者遇禍,唯亮獲全。” |
與物無競 | 《北史·薛辯傳》:“湖少有節操,篤志于學,專精講習,不干時務,與物無競,好以德義服人?!?/td> |
丑事外揚 | |
丑類惡物 | 《左傳·文公十八年》:“丑類惡物,頑囂不友?!?/td> |
世外桃源 |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鳳閣,這是俺的世外桃源。” |
中外古今 | 茅盾《升學與就業》:“中外古今有不少偉大的事業家都不是‘學?!瓢唷錾恚踔量茖W家也有從沒進過什么理工大學的!” |
中外合璧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td> |
中外馳名 |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女主人又是中外馳名的美人,我要把《清平調》的‘名花傾國兩相歡’,改做‘傾城名士兩相歡’了。” |
中通外直 |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td> |
久懷慕藺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td> |
九流人物 |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爐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td>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