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的成語故事
拼音lìng pì xī jìng
基本解釋另外開辟一條路。比喻另創一種風格或方法。
出處葉圣陶《倪煥之》:“對于這樣另辟蹊徑的教育宗旨與方法,自己確有堅強的信念?!?/p>
暫未找到成語另辟蹊徑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另辟蹊徑)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徑情直遂 | 《歇冠子 著?!罚骸胺蛄x,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td> |
鞭辟入里 |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td> |
蹊田奪牛 | 《左傳·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td> |
羊腸小徑 | 巴金《家》:“進了這門,他們即發現一條羊腸小徑躺在竹林中間?!?/td> |
徑情直行 | 《歇冠子 著?!罚骸胺蛄x,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td> |
徑一周三 | 《周髀算經》上卷:“勾股圓方圖?!睗h 趙爽注:“圓徑一而周三。” |
曲徑通幽 | 唐 常建《破峙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直情徑行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td>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td> |
開疆辟土 |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十卷:“高宗皇帝開疆辟土,仁育義征,決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td> |
大相徑庭 | 莊周《莊子 逍遙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
開天辟地 | 《隋書 音樂志中》:“開天辟地,峻岳夷海?!?/td> |
道而不徑 | 《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td> |
天開地辟 | 宋·歐陽修《晉祠》詩:“天開地辟真主出,猶須再駕方凱旋?!彼巍ず檫m《奉禮歌》:“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天開地辟由盤古,人物才分下土?!?/td> |
另楚寒巫 |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孤帷冷簟,難辭白發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紅顏于別闥?!?/td> |
餓虎之蹊 | 《史記·刺客列傳》:“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也。” |
另眼看待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5卷:“侍郎與夫人看見人物標致,更加禮儀齊備,心下喜歡,另眼看待?!?/td> |
放辟淫侈 | 清·劉大櫆《<張弘勛詩集>序》:余觀今之為友者,無故而聚于一室,酒食嬉戲,相與為放辟淫侈之談?!?/td> |
重打鼓,另開張 | 老舍《二馬》第四段:“搬家,跟父親痛痛快快的說一回,或者甚至鬧一回,鬧完了,重打鼓,另開張,干!” |
別開蹊徑 | 趙誠《中國古代韻書》第六章第一節:“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視實際,不為傳統所因囿;同時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舊韻書的束縛,別開蹊徑,編制了一部有革命意義的《中原音韻》?!?/td> |
委肉虎蹊 | 《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
放辟邪侈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td> |
犀舟徑楫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雖有犀舟徑楫,猶人涉卬否,有須是也?!?/td> |
行不從徑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乎?” |
另有洞天 | |
另眼看戲 | |
辟地開天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杏黃幡下千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地上少,辟地開天無價寶?!?/td> |
桃蹊柳曲 | 宋·周邦彥《迎春樂》詞:“桃蹊柳曲閑蹤跡,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貰酒城南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