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獄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à dì wéi yù
基本解釋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出處《漢書 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p>
暫未找到成語畫地為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畫地為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之為甚 | 元·侯克中《歸興》詩:“一之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td> |
一亂涂地 | 宋·蘇洵《管仲論》:“桓公之薨也,一亂涂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td> |
一分為二 |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td> |
一十八層地獄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陰山背后一十八層地獄。’” |
一吐為快 | 諶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積郁在胸中多時的由衷之言,今日終于得以一吐為快?!?/td> |
一塊石頭落了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寶玉去了,他兩個又是那個光景兒,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發一塊石頭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無別意了?!?/td> |
一塊石頭落地 | |
一天一地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覓漢伙伴不曾分得銀錢的,心里氣他不過,到處去彰揚,不止他本村揚說的一天一地,就是鄰莊外縣,都當了一件異事傳說。” |
一射之地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將軍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td> |
一席之地 | 《舊唐書 后妃傳上》:“婦人智識不遠,有忤盛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
一心為公 | |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 |
一牛吼地 | 《翻譯名義集·數量》:“拘盧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謂大牛鳴聲所極聞?;蛟埔还穆?。《俱舍》云二里,《雜寶藏》云五里?!?/td> |
一牛鳴地 | 清·錢謙益《山莊八景詩·錦峰晴曉》序:“其旁有錦峰書院,去山莊一牛鳴地?!?/td> |
一畫開天 | |
一箭之地 |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鍋造飯去?!?/td> |
一言為定 | 清 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你我一言為定。只是我信不過二弟,你是萍蹤浪跡,倘然去了不來,豈不誤了人家一輩子的大事?!?/td> |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 |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一敗涂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 |
一錢不落虛空地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員一千兩銀子,好在一錢不落虛空地,將來自有作用?!?/td> |
一隅之地 | 《南史·王弘傳論》:“晉自中原沸騰,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國?!?/td> |
萬丈高樓從地起 | 沈從文《新與舊》:“‘萬丈高樓從地起’,同隊人也覺得這家伙將來不可小覷?!?/td> |
萬丈高樓平地起 |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他記得一句格言:‘萬丈高樓平地起’,他因此永遠能用起碼名分在軍隊里混?!?/td> |
三人為眾 | 東漢 班固《漢書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為眾,雖難盡繼,宜從尤功。” |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td> |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td>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td> |
三折股為良醫 | 唐·歐陽詹《送洪孺卿赴舉序》:“三折股為良醫。予五升詞揚,四遭渏摭,是以竊知乎之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