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膀右臂的成語故事
拼音zuǒ bǎng yòu bì
基本解釋比喻得力的助手。
出處凌叔華《古韻》:“據說恭親王把他視為左膀右臂,將來肯定官運亨通?!?/p>
暫未找到成語左膀右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左膀右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臂之力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 |
三頭八臂 | 《法苑珠林》卷九:“[修羅道者]體貌粗鄙,每懷瞋毒,棱層可畏,擁聳驚人,并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三頭六臂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鐘。” |
三首六臂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子牙見對營門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td> |
不左右袒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二成又懦,不敢為左右袒?!?/td> |
舉首奮臂 | 宋·蘇軾《論積欠六事狀》:“民為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于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于一飽之外哉?” |
九折臂 | 戰國 楚 屈原 《九章 惜誦(惜誦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蓖跻葑ⅲ骸胺饺司耪郾郏鼩v方藥,則成良醫?!?/td> |
交臂歷指 | 《莊子·天地》:“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于囊檻,亦可以為得矣?!?/td> |
交臂失之 |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
交臂相失 | 唐·冉元一《薛剛墓志》:“齊體合歡,交臂相失。” |
使臂使指 | 《管子·輕重乙》:“若此,則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薄稘h書·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td> |
六臂三頭 | 明 孟稱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頭待怎么,料應飛不出這天羅嘑?!?/td> |
割臂之盟 |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td> |
割臂盟公 |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td> |
可操左券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td> |
右傳之八章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4回:“左右照管貽安驕傲之臉,放肆之嘴,打了十個‘右傳之八章’?!?/td> |
右軍習氣 |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 《韓非子 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td> |
右翦左屠 | |
名門右族 | 宋·朱熹《小學·嘉言》:“余見名門右族……莫不由子孫頑率奢傲以覆墜之?!?/td> |
嚙臂為盟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吳小員外焚香設誓,嚙臂為盟?!?/td> |
嚙臂之好 |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修月生與文香甚昵,素有嚙臂之好。” |
失之交臂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td> |
失諸交臂 | 見“失之交臂”。 |
奮臂一呼 | 《魏書·盧玄傳》:“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奮臂一呼,或成漢業?!?/td> |
奮臂大呼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 |
如左右手 | 《史記·淮陰侯列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洗笈?,如失左右手。” |
如持左券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王劫于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此其善于公而惡張子多資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