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腳伸腰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ǎn jiǎo shēn yāo
基本解釋①下拜。②俗用以稱人死。
出處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不索你插釵、下財、納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腳伸腰兩拜?!?/p>
暫未找到成語展腳伸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展腳伸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手一腳 | 郭沫若《棠棣之華》第五幕:“我們的父親死得很早,是我們的母親把我們姐弟兩人一手一腳撫養成人?!?/td> |
一步一個腳印 | 老舍《正紅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個腳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td> |
一籌莫展 |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td> |
一腳不移 | |
七手八腳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td> |
七腳八手 | 李昌《回憶民先隊》:“我們正七腳八手處理文件,收拾東西,警察已到院內?!?/td> |
七首八腳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來不會走城里的路,這時著了急,七首八腳的亂跑,眼睛又不看著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頭撞到一頂轎子上。” |
三拳兩腳 |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三拳兩腳,和大蟲敵斗,把大蟲登時打死了?!?/td> |
三拳二腳 | |
三步兩腳 | 周立波《民兵》:“她靸著鞋子,三步兩腳趕到側鋪的跟前?!?/td> |
三腳兩步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太太三腳兩步,走進房間。表老爺周大權,押著行李也就來了。還有跟來的丫頭,忙著替太太找梳頭家伙,又找盆打洗臉水。” |
三腳貓 | 元·張鳴善《水仙子·譏時》:“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td>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
不步人腳 | 明 李贄《又與從吾》:“蘇長公片言只字與金玉同聲,雖千古未見其比,則以其胸中絕無俗氣,下筆不作尋常語,不步人腳故耳?!?/td> |
兩腳書櫥 | 《南史·陸澄傳》:“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
兩腳居間 | |
兩腳野狐 | 《舊唐書·楊再思傳》:“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野狐賦》以譏諷之,再思聞之怒。” |
臨時抱佛腳 | 唐 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
為五斗米折腰 | 《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td> |
乳間股腳 | 《莊子·徐無鬼》:“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td> |
五斗折腰 |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td> |
以屈求伸 |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td> |
仰首伸眉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 |
伸冤理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著現成的案,能有幾個伸冤理枉的?” |
伸大拇哥 | |
伸頭探腦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鍋門前,更無心燒火,不時的伸頭探腦,出來觀看?!?/td> |
伸頭縮頸 | 清·翟灝《能人編·身體》:“豪門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鱉縮頭。” |
伸手不見五指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只聽得一陣風過處,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見五指,一時暈倒了?!?/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