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全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 錢鐘書《圍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器當然應有盡有,就是不大牢。” |
wěi qǔ chéng quán委曲成全 | 指使自己受委屈,來成全別人。亦作“委曲周全”。 | 明·李贄《續焚書·答駱副使》:“夫自用則不能容物,無用又不能理物,其得爾三載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澤也。” |
nìng yù suì,wú wǎ quán寧玉碎,毋瓦全 | 寧:寧愿;毋:不要。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決不茍且偷生 | 郭沫若《斷斷集·不滅的光輝》:“這種精神,這死不妥協寧玉碎,毋瓦全的精神,這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值得我們繼承的。” |
guī quán fǎn zhēn歸全返真 | 回復到完滿的本原的境界。 | 唐·白居易《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序》:“無子孫憂,屈伸寵辱,委順而已,未嘗一日戚戚其心顏,以至于歸全返真,故予所謂達人之徒歟?” |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忠孝兩全 |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 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仆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 |
dà huò quán shèng大獲全勝 | 戰勝對方;取得全部勝利。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葛令公生遺棄兒》:“唐代被梁家殺得七零八落……梁家大獲全勝。” |
rěn rǔ qiú quán忍辱求全 |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個大局 | |
miàn mù quán fēi面目全非 | 面目:樣子;非:不是。樣子跟從前完全不同。形容變化大得很。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陸判》:“濯之,盆水盡赤。舉首則面目全非,又駭極。” |
yàng yàng jù quán樣樣俱全 | 俱:全。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 曲波《林海雪原》:“有你的活證據,人證物證樣樣俱全。” |
gǒu quán xìng mìng茍全性命 | 茍:茍且,姑且。茍且保全性命。 |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
quán shén qīng zhù全神傾注 | 集中全部的精力。 | 葉圣陶《遺腹子》:“他全神傾注的只在哇的一聲之后那最關緊要的一個報告。” |
quán shén guàn zhù全神灌注 | 同“全神貫注”。 | 張天翼《春風》:“丁老師全神灌注地聽著,有時候他得插句把嘴。” |
quán shēn yuǎn hài全身遠害 | 遠:離。保全生命,遠離災害、危害之地。亦作“遠害全身”、“全身遠禍”、“潛身遠禍”。 | 《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yī jǔ liǎng quán一舉兩全 |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兩全之策也。”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wén wǔ shuāng quán文武雙全 |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 《舊唐書·李光弼傳》:“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才。” |
quán shén guān zhù全神關注 | 一心注意。 |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章:“白知時并不認得他,何況此刻他全神關注的,只是那兩個被人眾打得鼻塌嘴歪的兇手。” |
quán shén guàn zhù全神貫注 | 貫注:集中在一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錢鐘書《圍城》:“人事太忙,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 |
quán wú jì dàn全無忌憚 | 忌憚:顧忌和畏懼。一點沒有顧忌和畏懼。 | 宋·朱熹《申尚書省狀》:“其人兇暴貪婪,全無忌憚。” |
quán shī bó tù全獅搏兔 | 搏:搏斗。形容發揮巨大威力攻擊弱小的目標。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他既要來螳臂當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 |
wǔ wèi jù quán五味俱全 |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稱。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 《禮記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
mù wú quán niú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cái mào liǎng quán才貌兩全 | 才學相貌都好。同“才貌雙全”。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七歲草字如云,十歲吟詩應口,才貌兩全,京師人每呼少俊。” |
tān dà qiú quán貪大求全 | 過分地貪圖規模大而全面。 | |
jié jìn quán lì竭盡全力 |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
wán míng quán jié完名全節 | 謂名節得以保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六卷:“若是同年生并時長,在旁邊聽得,阻攔拉住,不但巫娘子完名全節,就是趙尼姑也保全身軀。” |
wán wán quán quán完完全全 | 指全部、徹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興哥不得已而休之,心中兀自不忍,所以改嫁之夜,把十六只箱籠,完完全全地贈他。” |
fú shòu shuāng quán福壽雙全 | 幸福和年壽兩樣全備。 | 《紅樓夢》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么如今這么福壽雙全的?” |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 比喻吃東西狼吞虎咽,來不及細嘗。也比喻看書做事貪多務得,實則無所收獲。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
gù quán dà jú顧全大局 | 顧全:顧及;使不受損害;大局:全盤或整體;多指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論、行動都要從全局出發;不使受到損害。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總求大人格外賞他們個體面,堵堵他們的嘴。這是卑職顧全大局的意思。” |
duǎn hè bù quán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 唐·盧照鄰《對蜀父老問》:“藜羹不厭,短褐不全,庸非貧賤乎?” |
shí quán dà bǔ十全大補 | 藥名。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5回:“只見一個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便去了。” |
quán kē rén ér全科人兒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
quán shēn yuǎn huò全身遠禍 | 全:保全。保全自身,遠離禍害。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鄉,你母女自去全身遠禍。” |
cán quē bù quán殘缺不全 | 殘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殘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體經過破壞;變得不完整了。 | 毛澤東《論持久戰》十二:“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 |
fú wú shí quán福無十全 | 全:完備,齊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沒有缺陷。 | 宋·陳亮《祭錢伯同母碩人文》:“子心罔極,福無十全。登進方隆,忍此棄捐。” |
quán shǐ quán zhōng全始全終 | 全:完備,齊全;終:結束。從頭到尾都很完善。形容辦事認真,有頭有尾。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話,又只因一句戲言,致得兩邊錯認,得了一個老婆。全始全終,比前話更為完美。” |
yuǎn hài quán shēn遠害全身 | 保全自身,遠離禍害。 | 《梁書·袁昂傳》:“豈若翻然改圖,自招多福,進則遠害全身,退則長守祿位。” |
shén qīng qì quán神清氣全 | 清:清越。心神清越,元氣充沛。 | 宋·洪邁《夷堅丙志·麻姑洞婦人》:“自是神清氣全,老無疾病……壽過百歲,隆興中乃卒。” |
quán wú xīn gān全無心肝 | 比喻不知羞恥。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心肝。’” |
quán jūn fù mò全軍覆沒 | 覆沒:船翻沉。整個軍隊被消滅。比喻遭到徹底失敗。 | 《舊唐書 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
shí quán shí měi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 清 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十美。”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犧牲,不愿喪失氣節,茍且偷生。 | 《北齊書 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茅盾《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
quán bì guī zhào全璧歸趙 | 同“完璧歸趙”。 | 南朝·梁·王僧孺《與何炯書》:“動一議可以固邦興國,全璧歸趙,飛矢救燕。” |
què xiǎo zàng quán雀小臟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 錢鐘書《圍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器當然應有盡有,就是不大牢。” |
sì jiǎo jù quán四角俱全 | 比喻完美無缺。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要外頭說去,老太太斷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給他,豈不四角俱全?” |
bǎi jǔ bǎi quán百舉百全 |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夫智者審于量主,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quán pán tuō chū全盤托出 | 連盤子也端出來了。比喻全都講出來,毫不保留。 | 元 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卷十六:“今日特為你起模畫樣,和盤托出。” |
fú lù shuāng quán福祿雙全 | 福:福氣;祿:俸祿。既有福氣,又做官,享受俸祿。 |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祿雙全,穩拍拍的綠窗下做針線。” |
wén wǔ quán cái文武全才 |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藝。 | 《舊五代史 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后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 |
quán jūn fù miè全軍覆滅 |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
quán néng quán zhì全能全智 | 見“全智全能”。 |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節:“它是‘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的全能全智。” |
bǎi xià bǎi quán百下百全 | 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 | 漢 班固《漢書 馮奉世傳》:“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 |
wǔ dú jù quán五毒俱全 |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
qīng zhù quán lì傾注全力 | 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個目標。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個目標。 |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以便等到時機一到,就傾注全力,大舉反攻,收復失地。” |
quán mín jiē bīng全民皆兵 | 謂把能參加戰斗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 王朔《癡人》:“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全民皆兵的程度。” |
guī quán fǎn zhēn歸全反真 | 回歸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 唐·白居易《故僥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序》:“無室家累,無子孫憂,屈伸寵辱,委順而已,未嘗一日戚戚其心顏,以至于歸全反真,故予所謂達人之徒歟?信矣!” |
quán xīn quán yì全心全意 | 投入全部精力;一點沒保留。 | 茅盾《鼓吹集》:“體驗生活的時候,就應該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題材的心思完全擱起來。” |
quán guó yī pán qí全國一盤棋 |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
quán lì yǐ fù全力以赴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進去。 | 清 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為茍難,遂成風俗。” |
qiú quán zhī huǐ求全之毀 | 毀:毀謗。一心想保全聲譽,反而受到了毀謗。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
wěi qǔ zhōu quán委曲周全 | 委曲:同“委屈”,曲意求全。曲意遷就,以求得事情的完成。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我只要委曲周全稱家主一樁大事,并無欺心。若有茍且,天地不容。” |
quán shòu quán guī全受全歸 | 封建禮教認為人的身體來自父母,應當終身潔身自愛,以沒有受過污辱損害的身體回到父母生我時那樣。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
hé hé shuāng quán和合雙全 | 和:和諧。祝賀新婚夫婦終生和諧,白頭偕老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鐲子褪下來,給他帶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說:‘和合雙全的罷!’” |
wàn quán zhī cè萬全之策 | 絕對可靠、沒有任何漏洞的辦法。全:周到;策:計謀、辦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
liǎng quán qí měi兩全其美 | 全:顧全;在全;美:美好;美滿。做一件事圓滿地照顧到兩個方面;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 |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
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忠孝雙全 |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與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 老舍《趙子曰》:“老人撅著胡子告訴他:‘忠孝雙全,才是好漢!’” |
cái mào jiān quán才貌兼全 | 既有才學,容貌又美。同“才貌雙全”。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高贊見女兒人物整齊,且又聰明,不肯將他配個平等之,定要揀個讀書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禮厚薄到也不論。” |
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統統捉來解剖,然后才證明‘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 清·黃宗羲《<稱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華,一花之開落,與桑經酈注爭長黃池,則是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 |
quán jú zài xiōng全局在胸 | 對于全盤棋的走法心中有數。比喻對整個形勢非常了解。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沒有全局在胸,是不會真的投下一著好棋子的。”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智勇雙全 | 智:智謀。智謀和勇敢兩方面都齊備。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 元 關漢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韜,智勇雙全,寸鐵在手,萬夫不當之勇。” |
yī yīng jù quán一應俱全 | 應該有的都齊備了。(一應:所有一切;俱:都)。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案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
quán qí shǒu lǐng全其首領 | 保住腦袋與性命。 | 漢·楊惲《極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得全其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
qiú quán zé bèi求全責備 | 責:要求。備:完備;齊全。對人或事要求過分嚴格;必須十全十美;完美無缺才行。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竊謂天下不能皆絕類離倫之材,君子未嘗持求全責備之論。” |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 | 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很齊全。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2回:“掌柜的招呼進內,先把那包首飾秤準分兩,再揀取應用各件,色色俱全。” |
zhì yǒng jiān quán智勇兼全 | 同“智勇雙全”。 | 明·張鳳翼《紅拂記·奸宄覬覦》:“我一向頗有窺西京之意,叵耐楊素那老兒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
quán zhī quán néng全知全能 |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郭沫若《鄭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無私的。” |
líng suì bù quán零碎不全 | 指細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 毛澤東《實踐論》:“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來。” |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牽一發而動全身 |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 清 龔自珍《上大學士書》:“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發而全身為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
quán zhì quán néng全智全能 |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毛澤東《黨內團結的辨證方法》:“我看要是自稱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樣,那種思想是不妥當的。” |
quán wú rén xìng全無人性 | 指絲毫沒有人性。 | |
wěi qū qiú quán委曲求全 | 勉強地去將就別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為顧全大局而做出忍讓的姿態。委曲:曲意遷就。 | 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
nìng kě yù suì,bù néng wǎ quán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不愿茍全性命。 | 《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quán gōng jìn qì全功盡棄 | 功:功效,功績;棄:丟掉。全部功效都喪失干凈。 | 《戰國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
mù niú wú quán目牛無全 |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后因以“目牛無全”比喻技藝純熟或謀劃高明。 |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zhào dān quán shōu照單全收 |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語說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與他較量,照單全收了罷。” |
cái mào jù quán才貌俱全 | 俱:全,都。既有才學,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雙絕”、“才貌雙全”、“才貌兩全”。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不克如愿。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jì chū wàn quán計出萬全 | 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 元 戴良《論長孫無忌》:“無忌于此,亦可謂計出萬全矣。” |
zé bèi qiú quán責備求全 | 猶言求全責備。 |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僅有某某數字,于四聲未合,即姑置而過存之,亦孰為責備求全者。”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wàn quán zhī jì萬全之計 | 極其周到的計謀、辦法。同“萬全之策”。 | 《三國志 蜀志 龐統傳》“親待亞于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
quán jiā fú全家福 | 全家人的合影或指葷的雜燴。形容全部聚集。 | 張愛玲《浮花浪蕊》:“多數是住宅外陽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館拍的全家福。” |
yǐ piān gài quán以偏概全 | 以: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全面。以片面代替全面。 | 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
xíng shén bù quán形神不全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