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餒肉敗的成語故事
拼音yú něi ròu bài
基本解釋餒:魚臭爛;?。喝飧癄€。魚爛肉腐。泛指變質的食物。
出處《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暫未找到成語魚餒肉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魚餒肉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敗如水 |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td> |
一敗涂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td> |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td> |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 |
三月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td> |
不分勝敗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兩個在戰場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勝敗?!?/td>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壞名氣的?!?/td> |
不知肉味 | 春秋 孔子《論語 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td> |
不敗之地 |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敗之地。” |
叢雀淵魚 | 語出《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td> |
東野敗駕 | 春秋時善御者東野稷見重于魯莊公。其御左右旋轉,合規之圓;進退抑揚,中繩之直。自矜其能,驅馬轉百圈而不止,結果馬力竭盡,以失敗而告終。 |
兩敗俱傷 | 宋 汪應辰《文定集 答梁子鋪》:“東漢之君子必欲與小人為敵,終于兩敗俱傷,而國隨以亡?!?/td> |
喪倫敗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此亦系理數應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
豐年補敗 | 《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古者稅什一,豐年補敗,不外求而上下足也?!?/td> |
臨川羨魚 | 漢 揚雄《河東賦》:“雄以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網?!?/td> |
臨河欲魚 | 《文子·上德》:“臨河欲魚,不若歸而織網。” |
臨河羨魚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td> |
臨淵羨魚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td> |
為淵驅魚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td> |
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 語出《孟子 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薄稌x書 段灼傳》引作“為川驅魚,為藪驅雀”。 |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 清·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大小文武官員,都是助紂為虐,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甚非計也?!?/td> |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 |
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霽云乘興而來,敗興而返,怏怏的帶馬出城?!?/td> |
事敗垂成 | 明·梁辰魚《浣紗記·乞降》:“九仞為山,功虧一簣,料想不勞而集,事敗垂成?!?/td> |
云龍魚水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14卷:“宣宗幸萬壽山、玉瀾堂,錫宴十五老臣……云龍魚水,夫豈偶然。” |
亡國敗家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安其危而利其葘,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
亥豕魯魚 | 宋·文天祥《謝何樞密夢然啟》:“其如亥豕魯魚之謬,深有慚于負乘,敢自己于循墻?!?/td> |
親如骨肉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