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當轍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ng bì dāng zhé
基本解釋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車”。
出處明 蔣一葵《長安客話 斗促織》:“螳臂當轍橫,怒蛙致憑軾。”
暫未找到成語螳臂當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螳臂當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勢不可當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當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
如臂使指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安步當車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
交臂歷指 | 《莊子·天地》:“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于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
男大當婚 | 明 朱鼎《玉鏡臺記 議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 |
如出一轍 |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
當頭棒喝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
舉措不當 | 《管子 禁藏》:“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當家立計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零七回:“賈政本是不知當家立計的人, 一聽賈母的話,一一領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的,那知當家立計的道理。” |
慨當以慷 | 漢·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
交臂相失 | 唐·冉元一《薛剛墓志》:“齊體合歡,交臂相失。” |
易轍改弦 | 清·王韜《〈火器略說〉后跋》:“若一旦易轍改弦,以其材力聰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見其必遜于西人也哉?” |
以一當十 |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 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
左膀右臂 | 凌叔華《古韻》:“據說恭親王把他視為左膀右臂,將來肯定官運亨通。” |
銳不可當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1卷:“侯元領了千余人直突其陣,銳不可當。” |
當著不著 | 明·湯顯祖《牡丹亭·圍釋》:“老大王,你可也當著不著的。” |
想當然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