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旗卷傘的成語故事
拼音shōu qí juàn sǎn
基本解釋喻停止活動。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收旗卷傘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收旗卷傘)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17卷:“法燈重整槍旗,再裝甲胄。” |
照單全收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語說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與他較量,照單全收了罷。” |
易放難收 |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 |
拉大旗作虎皮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偃旗息鼓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
大張旗鼓 | 清 張春帆《宦海》:“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出了鎮南關,便大張旗鼓,排齊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 |
扯旗放炮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來考工廠,考不上怎樣回下堡村蛤蟆灘呢?” |
風卷殘云 | 唐 戎昱《霽雪》:“風卷殘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
黃卷幼婦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語》:“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 |
旗開得勝 |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
收視反聽 | 晉·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
不可收拾 | 唐 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
反聽收視 | 宋˙范仲淹《蒙以養正賦》:“務實去華,育德之方斯在;反聽收視,養恬之義相應。” |
秋收冬藏 |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
收回成命 | 宋 鄭興裔《辭知廬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誠,鑒臣之拙,收回成命。” |
旗幟鮮明 | 清 錢采《說岳全傳》:“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旗幟鮮明,刀槍密布,不知何故。” |
收鑼罷鼓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骨肉團聚,不過歡笑一場,以此收鑼罷鼓,有何趣味。” |
名利雙收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但愿吾兄從此一帆風順,升官發財,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發,真是名利雙收,再好沒有。” |
坐收漁利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
讀書破萬卷 | 唐 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保護傘 | 張平《抉擇》:“你都只能乖乖地聽他們的指揮,做他們的保護傘和代言人。” |
扯鼓奪旗 |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統雄兵劈面相持,驅貔虎扯鼓奪旗。” |
廣種薄收 | 明·康海《秋興次前韻》:“憑著這廣種薄收百畝廬,有甚躊躇?” |
青燈黃卷 | 元·葉颙《書舍寒燈》詩:“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愛青燈黃卷,卻不要隨機而變。”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曹靖華《采得百花釀蜜后》:“古人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最好有‘讀萬卷書’的書本知識和‘行萬里路’的生活知識。” |
美不勝收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見其鴻富,美不勝收。” |
卷土重來 |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色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
收視返聽 | 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