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右史的成語故事
拼音zuǒ tú yòu shǐ
基本解釋形容室內(nèi)圖書多。
出處《新唐書 楊綰傳》:“獨處一室,左右圖史,凝塵滿席。”
暫未找到成語左圖右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左圖右史)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起 | 張恨水《啼笑姻緣》續(xù)集第八回:“她這兩句話,問得沈國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起。”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tài),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不左右袒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二成又懦,不敢為左右袒。” |
不此之圖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2回:“不此之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之地,國和民順,未可動搖。” |
東觀續(xù)史 | 《后漢書·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
以為后圖 | 《左傳·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為后圖,少師得其君。’” |
別作良圖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yǎng)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別有企圖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他攔住她,心里已經(jīng)別有企圖。” |
功標青史 | 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自不泯。” |
勵精圖治 | 《宋史 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
歷精圖治 | 《宋史·神宗紀贊》:“歷精圖治,將大有為。” |
厲精圖治 | 宋·邵博《聞見后錄》第23卷:“熙寧中,王介甫初參大政,神考方厲精圖治。” |
發(fā)奮圖強 | 《人民日報》1959.9.3:“發(fā)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發(fā)憤圖強 |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fā)憤圖強,徹底革命。” |
取巧圖便 | |
另有企圖 | |
另有所圖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她到這縣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圖的——說不定在這兩年中,她能高攀一個條件好的男人。” |
可操左券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zhí)左券以責于秦韓。” |
史不絕書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于朝,史不絕書。” |
史無前例 | 清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
史策丹心 | 元·脫脫《宋史·文天祥傳》:“人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史魚歷節(jié)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史魚歷節(jié),殆無以過也。” |
史魚秉直 |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
右傳之八章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4回:“左右照管貽安驕傲之臉,放肆之嘴,打了十個‘右傳之八章’。” |
右軍習氣 |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yǎng)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 《韓非子 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
右翦左屠 | |
名垂青史 | 清 卓爾堪《<明遺民詩>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