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勃勃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ng zī bó bó
基本解釋英俊而富有朝氣的樣子。
出處劉白羽《火》:“這時,我看見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頰燒黑了,頭發燒焦了,可是從他向上揚著的短短眉毛上,還顯露出一種英姿勃勃的神氣。”
暫未找到成語英姿勃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英姿勃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
生氣勃勃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5卷:“余選錢文敏公詩甚少,家人誤抄十余章,余讀之,生氣勃勃,悔知公未盡。” |
英雄所見略同 |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
勃然大怒 | 東漢 班固《漢書 谷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群英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于是堯妻之二女。” |
婀娜多姿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
興致勃勃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到了群考,眾人以為緇氏必不肯去,誰知他還是興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豈無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進去考了一場。” |
馬勃牛溲 | 清 褚人獲《堅瓠十集 遺臭文詞》:“馬勃牛溲君受用,何須開口出而哇。” |
牛溲馬勃 | 唐 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
婦姑勃溪 | 莊周《莊子 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 |
亂世英雄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千姿百態 | 蔣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千姿百態,論膚色黃白都有。” |
搔首弄姿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朝氣蓬勃 |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
生機勃勃 | 張天民《創業》:“油田一片生機勃勃,繁忙興旺的景象。”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龍《<唐詩選>序》:“太白縱橫,往往強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
獨膽英雄 | |
英雄輩出 | |
英英玉立 | 《儒林外史》第十回:“適才會見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謝賓客,使我不勝傷感。今見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稱嗣續有人,又要破涕為笑。” |
鶴骨松姿 | 金·元好問《普照范煉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 |
妍姿艷質 | |
巾幗英雄 | 《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