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絕時人的成語故事
拼音miào jué shí rén
基本解釋指作品的好,不是當時的人所能比。
出處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p>
暫未找到成語妙絕時人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妙絕時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td> |
一人之交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那時我家先父就和婁氏弟兄是一人之交?!?/td> |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都道:‘我等背正從逆,天理難容?!?/td>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契訥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一人做事一人當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M敢連累父母?” |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td> |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td>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td>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td> |
一人敵 | 語出《孟子 梁惠王下》:“夫撫 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td> |
一人有慶 | 《尚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td> |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td> |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欧颍 ?/td> |
一人高升,眾人得濟 |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一人高升,眾人得濟。你一個人掙錢,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
一臺二妙 | 《晉書·衛瓘傳》:“瓘學問淵博、明習文藝,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td> |
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td> |
一干人犯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td> |
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是我們養他的不是了!” |
一時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一時三刻 | 清·李漁《凰求鳳·夥媒》:“機緣湊,把愁腸暫丟,便難成,也一時三刻展眉頭?!?/td> |
一時之冠 | 《晉書·王獻之傳》:“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 |
一時之權 | 《韓非子·難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時之權,又知萬世之利。”《淮南子·人間訓》:“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時之權也;雍季之言,萬世之利也,吾豈可以先一時之權而后萬世之利哉!’” |
一時之標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蛔鴼g然?!?/td> |
一時之秀 | 《周書·唐瑾傳》:“時六尚書皆一時之秀,周文自謂得人,號為六俊?!泵鳌ゑT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問帝:‘蕭妃何如此人?’帝曰:‘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td> |
一時之選 | 《新唐書·韋抗傳》:“它所辟舉,如王維、王縉、崔殷等,皆一時選云。”宋·曾鞏《〈范寬之奏議集〉序》:“其所引拔以言為職者,如公,皆一時之選。” |
一時伯仲 | 清·吳蘭馨《絳蘅秋·秋社》:“看這怡蕉客所作諸詩,可的是一時伯仲呢!” |
一時千載 |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td> |
一時半刻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貨郎兒》:“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