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昭彰的成語故事
拼音diē dàng zhāo zhāng
基本解釋跌宕:放縱不拘;昭彰:昭著,明顯。指氣勢放縱不拘,文意顯明。
出處南朝 梁 蕭統《序》:“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
暫未找到成語跌宕昭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跌宕昭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臭名昭著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td> |
馳魂宕魄 | 聞一多《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推著云車,滿載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人們頌送著馳魂宕魄的天樂?!?/td> |
彰善癉惡 | 《尚書 畢命》:“旌別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癉惡,樹之風聲?!?/td> |
跌跌撞撞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了右首房間。” |
相得益彰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td>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惡跡昭著 | |
司馬昭之心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td> |
跌宕風流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二》:“諸君子跌宕風流,自是佳話?!?/td> |
跌腳搥胸 | |
眾目昭彰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來,眾目昭彰,一傳出去,不見得輕放過了你。” |
昭昭在目 | 唐·裴度《寄李翱書》:“賈誼之文,化成之文也,鋪陳帝王之道,昭昭在目?!?/td> |
捶胸跌足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錯過了仙緣,悔之何及!’” |
欲蓋彌彰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
跌腳槌胸 | 《水滸傳》第一○四回:“眾人跌腳槌胸,好似掀翻了雞窠,弄出許多慌來?!?/td> |
耳目昭彰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卻說刑部審問過,見耳目昭彰,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士不安,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td> |
跌打損傷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9回:“老夫于歧黃雖不深知,向來祖上傳有濟世良方,凡跌打損傷,立時起死回生?!?/td> |
跌磕蹭蹬 | |
跌蕩風流 | 清 余懷《板橋雜記 珠市名妓附見》:“白門娟娟靜美,跌蕩風流,能度曲,善畫蘭?!?/td> |
跌跌蹌蹌 | |
癉惡彰善 | 隋·薛道衡《隋唐祖頌》:“癉惡彰善,夷兇靖難?!?/td> |
昭然若揭 |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td> |
跌跌滾滾 | |
跌腳絆手 | 《孽?;ā返诙嘶兀骸白詮牡谝徊教ど狭松鐣膽鹁€,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td> |
流宕忘反 |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時也?!?/td> |
疾風彰勁草 | 《晉書 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尸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td> |
附驥名彰 |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td> |
拽拳丟跌 | 元·無名氏《打韓通》第二折:“俺是韓通的徒弟,今日拽拳丟跌已罷,師父吃酒去了,我兩個無甚事?!?/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