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在目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出處唐·裴度《寄李翱書》:“賈誼之文,化成之文也,鋪陳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āo zhāo zài mù
注音ㄓㄠ ㄓㄠ ㄗㄞˋ ㄇㄨˋ
繁體炤炤在目
感情昭昭在目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十分明白。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昭昭在目的意思解釋、昭昭在目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目迷五色 | 迷:迷亂;五色:指各種顏色。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紛呈;使人眼花繚亂;也形容事物錯綜復(fù)雜;辨不清本質(zhì)所在。 |
在此一舉 |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臥不寧。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dāng)另眼相看。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quán),就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lǐng);受:接受。將領(lǐng)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zhàn),不必事先請戰(zhàn)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zhàn)。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有約在先 | 已經(jīng)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xiàn)。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目不轉(zhuǎn)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zhuǎn)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xiàn)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義。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界。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zhuǎn)入別的情節(jié)。現(xiàn)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dāng)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jù)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fā)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